【寫作小撇步】怎樣寫出好文章

姚儀敏 |2009.07.17
11583觀看次
字級

怎樣才能寫出讓人琅琅上口的文字?

大家所熟悉愛讀的詩句、散文、小說、童話、寓言……那些流傳後世而不朽的作品有什麼共通點呢?

首先,就是淺白簡潔。簡單的文字,深刻的感受,是文章讓人爭相傳閱的主要原因。

好文章不靠高深莫測的門面話,不論其中含藏了多少深邃的道理足以發人深省,都不能用龐雜艱澀的文字來搪塞讀者。

因為寫作必須面向一般大眾,「跟別人溝通」是寫作的重要任務,想做一個合格的溝通者,最低限度就是把意思說清楚,採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溝通管道才能暢通無阻。

該保留什麼、刪減什麼,如何從綿延交纏的情節理出頭緒,也是作者該負的責任。寫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清晰地將事情的脈絡理出來,然後用恰當的文字進行分析、統整。

其次,既然是要「跟別人溝通」,就不可讓人感到枯燥及排斥,所以掌握立論的精闢、敘述的趣味性,才能激起讀者共鳴。

一旦立論不精確,就像照片失焦似地,模糊了視覺焦點,讓讀者無法醞釀情緒、掌握節奏,並融入作者所要求的情境當中。

尤其困難的是怎樣觸動讀者的心弦,並讓你所透露的感情引起別人的共鳴? 文筆再好,鋪陳不出新鮮的題材,一樣不會引起興趣,我們大部分的人每天都過著平凡的世俗生活,這種生活一點也不刺激,所以,如果作者擁有奇特或一般人少見的個人經驗,往往會產生磁石般的魅力。

萬一沒有戲劇般耀眼的生活,至少要獨具慧眼,挖掘出富有創意或美好一面,以別致新穎的寫法,寫活文章來和大家分享。總之,首尾圓合、沒有人云亦云的隨聲附和,是寫作的必要條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