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三祖寺一身朱紅,蟠踞潛山鳳凰山巔,嗆紅深綠格外奪眼。來時,已過正午,接待的知客宏銘法師瘦直文氣,憨淳寡言,似乎只要與他多插了一句話,就干擾了他一身清淨,畫破這一山的寧靜。
三祖僧燦大師,也是位沉默行者,因此史料極少有關於他的詳細記載。三祖一生少言持定外,纏身惡疾更是他悟道的開箱法寶。當三祖還是位居士時,受麻瘋病所苦,前去求助二祖慧可。他滿臉疙瘩、低頭便問:「我前世造孽,今世多病,特來懺悔!」二祖一句:「罪拿來,幫汝懺。」讓居士覓罪不可得,當下頓悟。

此後十五年,與二祖隱居司空山,再傳接衣缽,成為三祖,後駐錫山谷寺,即今安徽三祖寺。
尋訪三祖寺時,見到多位掛單雲水僧。他們持珠念佛,修禪也修淨,中國禪淨合流的發展在此能窺知一二。
三祖寺山巒層疊,彷彿山中山,往鳳凰山巔登去,有座信心亭,紀念三祖著〈信心銘〉所建。此銘以詩為體,四字一句,共一百四十六句,字字有聲、句句鏗鏘,為禪宗第一部經典,開頭「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更道盡禪宗大意。
信心亭前的雙柱上,寫著一首對聯「燦傳衣缽興雙峰,信授心法悟解縛。」其中,雙峰山即指後來四祖道信弘法之地,解縛公案則是三祖在一塊大石上,以一句「無人縛,何更求解脫」回答了道信的疑惑,這塊解縛石目前就在寺內三祖洞旁。
往上約數十步,翠竹小徑旁有座立化塔,暗灰且斑駁。據說一日三祖在大樹下為眾說法後,轉身合掌即刻立化往生。多年後,世人將其真身火化,竟得五彩舍利逾三百粒,這段史實讓訪客不得不肅敬三分。
走下三祖寺,宏銘法師以茶待客,說起招呼話,他聲細如蜂;談到佛法,他話峰一轉,眼如醒獅、全身微顫,與文弱的宏銘簡直判若兩人。此刻,才懂得了三祖僧燦沉默凝定的真力量。
圖說
{1}為紀念三祖著〈信心銘〉所建之信心亭。
{2}供奉著三祖的三祖洞。
{3}三祖立化圓寂,後建立化塔火化。
{4}三袓洞旁「解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