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輔仁大學副校長辦公室裏,胡僑榮手不釋卷的正在讀一份金融資料,他橫跨法律、醫學與教育,擔任台新銀行及耕莘醫院董事已十二年。台大法律系畢業而到瑞士拿了法律博士學位回國的他當先是進入法務部做公務員,每個月不到三千元薪水,實在不符職場生涯期望,所以決定到新光合纖應考,這是和商場結緣的第一步。既是來到一個全新的行業,法律博士也得從基層做起,不過,聰明人學本事學得快,才一年功夫就把真本事使了出來,當上了總務處處長。
在紡織業,要說到資歷完整,胡僑榮應是數一數二的了,從製衣、整染、織布、放紡紗到原絲,六大環結無一不通曉專精。嘉隆企業董事長朱英龍是他留學瑞士的同窗,適時邀已對流程萬分嫻熟的他加入嘉隆陣容,一路當到副董事長。胡僑榮說,不論那個行業,都由「懂」這個字來主宰成敗,跟客戶交易,必須具備專業建議幫對方評估與判斷,防止客戶蒙受損失,客戶愈相信你,你就愈做得成,做得大。怎麼樣才叫懂呢?「從製作、財務到通路,每個環結都要精通。」胡僑榮甚至付錢跟師父去學打版:「不只跟BUYER談生意,還要跟最大的決策人見到面,爭取最大的績效。」如果知識及常識不足,一下子就被問倒了,那可能往上走呢!
因為高瞻遠矚而成績可觀,胡僑榮還因此寫了一本簡單易讀的教戰手冊和同業分享,希望整個成衣業都因海外投資正確而受惠。虔誠天主教徒的胡僑榮強調,「所謂管理,其實就是服務,要教他,告訴他,體諒他,多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鞭打是沒有用的。」一個人的特長就只有那樣,而本領也有極限。對世間萬物都具有無限興趣和絕對求知欲的他因外文強,任何跟成衣紡織有關的單字都難不倒,而平常又手不釋卷的多讀、多看,以致於到了新光紡織第二代接棒時,又把他請回去擔任總經理,任期有八年。
胡僑榮認為,世界觀已是大勢所趨,製作不在台灣,通路也不在台灣,現在的競爭最大對手是大陸、印度,做生意的方法必須改變,變,才能救急圖存。尤其是E時代,客戶提出一個CASE,就同時有二十家以上的廠商E-MAIL來報價,誰好、誰快,誰就贏。他語重心長的說,複製出來的設計很難指望買家認同,總是:「要把自己把產品掌控成獨家,才有優勢,才能站上國際舞台施展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