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將於五月十一日至十四日舉辦「二○○六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活動,從素食、有機、保健、文物四大主題切入,提供身心靈全方位養生觀念;同時,自本周起,「元氣生活」版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與名人來談個人素食經驗,啟動旺盛的生命活力,元氣滿分!
接二連三的禽流感、狂牛症、病死豬酘酘等病毒感染,搞得台灣人心惶惶,許多人開始戒葷食素,路邊的素食餐館也較以前多了起來,只是不論為身體健康或趕流行而吃素,如何「有效」攝取人體所需的營養,才是你我所應關切的問題。
真的醫療酖強化內在功能
中醫師胡秀卿堅持「不帶給他人麻煩」原則,長年在家裡吃全素、在外用餐吃肉邊素,強調吃素是一種「養生觀念」,宗教信仰因素則是其次。自去年十月卸下部分診所事務後,也脫離了以前一天看診約二百五十位病人的忙碌生活,「終於」有時間確實執行自己的養生計畫。
「人體所需的營養來自五穀米飯,平時我都是吃飯配菜,而不是吃菜配飯。」胡秀卿提出專業建議︰年輕人只要以均衡的飲食搭配適度的運動,就能獲得健康。
至於老人則不僅有如此,還需「淨化心靈」,將心中的氣鬱疏導化掉,除了靠醫師針灸外,打坐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調理方式,以調心調氣為主,來改善全身氣血循環,可以消除疲勞,並增強免疫力。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很好的醫生,唯有徹底發揮專屬自己「內在醫生」的功能,才能真正治療一切有形、無形的煩惱與病苦。」胡秀卿強調,養生之道在於身、心、靈全面性的修養,除了飲食、運動外,心靈的修養是導引生理健康的重要基礎。她認為︰「多數人無法看淡世俗的纏縛,搞得全身上下都不舒服,藉由修行可將這些業障病一一化除。」
另一方面,希望為社會盡一己心力的胡秀卿,近日有了當義工的念頭,她感慨地說︰「過去做牛做馬,現在才開始在做『人』。」相較於以前看診,現在應是清閒許多,只是來自四方邀約演講、請益不斷,反而更加忙碌,胡秀卿不以此為苦,認為位人群付出,心靈富足最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富有。
不生病的醫療─向內開發
「現代人世俗的腦用了太多,需要補充『營養』,所謂的營養就是讓精神放鬆。」胡秀卿以自身為例,隨時觀照起心動念,做到「向內開發,不向外求取」,沒有雜七雜八的思緒和念頭,精神自然充足、身體自然健康;同時,固定練打太極拳,以放鬆大腦、舒緩壓力。
預防勝於治療,胡秀卿指出,「不生病的醫療」才是真正的醫療!什麼是不生病的醫療?有異於西醫的見「果」治療,中醫從預防做起,「預見」疾病的癥狀後,可預期會引發何種疾病,即找出病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