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不清楚給孩子的零用金,算是多?還是少嗎?這裡有個參考數字:根據上海商銀委託蓋洛普市場調查公司完成的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十一歲至二十五歲的在校就學青少年,平均每月有五一三五元的收入。
這項調查,調查國內台北縣市、台中縣市、高雄市等三大都會,年紀在十一至二十五歲,仍在讀書的青少年,成功調查樣本數六五○人,另外調查四十歲至五十五歲、育有子女的父母,共六五三人。
調查顯示,十一歲至十五歲國中階段的,平均每月可支配所得約八八七元;十六歲至十八歲高中階段的有三千元,到了大學階段的有一萬零六百元。到了高中、大學階段,分別依序有近兩成、逾六成的零用金是靠自己打工賺來的。
即使是大學生了,零用金達一萬元,仍有三成五的受訪者,有額外花費時,還是得跟父母伸手要錢。
此外,親子間理財觀差距甚大,子女輩每月的零用金將近六成都花掉了,即使存得下來的錢,也是為了買更貴的東西。
上海商銀總經理陳逸平說,這些背後都隱藏嚴肅問題,就是應教好子女做好理財和儲蓄,這也是何以上海商銀設立Puki專屬青少年理財網站和商品,建議父母早些為子女開戶屬於自己的帳戶,提早認識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