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尼特族」在台灣亦名「啃老族」,指在家靠父母養。主計處官員表示,雖然國內沒有特地針對尼特族人數進行調查,但在非勞動力中有一群人既非學生、不是因為身心障礙或為照顧家庭退出職場,他們就算有心工作卻也沒有找工作,這群人大致上符合尼特族所描述的特性。
台灣尼特族的人數與景氣好壞密切相關。民國九十年國內經濟因為網路泡沫破滅出現首次衰退,尼特族人數也從該年起連續四年攀升,在九十三年達到十八萬五千人的歷史新高。隨後,因為經濟景氣復甦,人數隨即減少。但如今國內尼特族人數占總人口的比率略高於日本,這代表國內尼特族嚴重情況不比日本輕微。
相關官員擔心,去年所呈現的數字應該還不是高峰,因為國內經濟在今年第一季才落底,大大增加今年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尼特族人數恐繼續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