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順、張裴瑋前2屆奪金 如今有地主優勢 再下一城非難事
九號球男女單人賽一向是台灣奪金最濃厚的項目。二○○一年日本秋田世運「撞球之子」楊清順奪金,上屆二○○五年德國杜易斯堡由張裴瑋再續一金,助台灣衛冕成功,陳純甄則獲得女子九號球銀牌。本屆世運會,男子選手誓言要完成世運會三連霸的使命。
最早的撞球桿可追塑到十六世紀初的歐洲,撞球桿是由當時代表權貴的權杖開始。
最早期的撞球原本是在地上打的,十七世紀中移至桌上。十八世紀中期只是皇公貴族的娛樂活動,之後逐漸流行於民間。現今撞球分為三類,分別為司諾克(snooker)、花式撞球(pool)、開侖(carom),其玩法主要以母球撞擊子球至球台上的洞口,也因為不同的比賽制度而有不同的玩法和規則。
一九九○年代起,撞球為台灣陸續打響知名度。一九九三年,「冷面殺手」趙豐邦第一次贏得世界賽金牌,隨後連續多年世界排名第一。一九九八年撞球列入亞運項目,二○○一年列入世界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
台灣撞球在一九九八年曼谷、二○○二年釜山亞運會,共奪得五金三銀一銅,「花式撞球王國」的名號威鎮八方。
高雄世運撞球分為九號球男女單人賽、司諾克男子單人賽、開侖三顆星男子單人賽,共計有三十一國參賽,我派出七名好手分別為:吳育綸參加司諾克組;原永國參加開侖組;郭柏成、楊清順以及女將柳信美、林沅君、張舒涵參加花式撞球組。
楊清順說,在家鄉打,難免有壓力,但還是會平常心,希望將冠軍留下來。女將則信心滿滿,林沅君說,台灣選手個個都很強,她覺得都很有機會奪牌。 柳信美撞球球齡二十年,國內外比賽獲獎無數,贏得「撞球天后」美譽,她說,會盡其所能,把球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