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台南講堂上篆刻課,示範「肖形印」刻法時,即席完成了這件作品。
這是一方「虎」形印,是漢印中常見的形式,但很獨特。可追溯自商周時期製做陶器或鑄銅的模範,用以押印器物的紋飾。漢代人發揮創意,改變其用途,轉為日常印章使用,以增加其藝術性,提升生活情趣。
漢代人富於想像力,既大且婉。當時的社會氛圍是充滿朝氣,一切都是新鮮、飛揚的。彼時建築就有斗拱梭柱、飛簷起翹的創新形式,具有莊嚴雄偉、舒展大方的富麗特色。
再以這方「虎」形印的構圖為例。此印構圖雄健渾厚,四肢粗壯凝重,張口咆嘯,挺胸翹尾,仰首闊步,氣宇軒昂。漢時印人用靈動流暢的線條,勾勒出了漢代那充滿力量、運動、氣勢感的藝術品貌,完整呈現其美學,是一種注重生命力量的底蘊,表現出漢代藝術借由萬物風姿神貌,詮釋其既大且婉的意識。
我喜漢人美學概念與作品,注重氣勢兼顧創意,雅俗共賞,使人看了就懂,內心也愉悅。
我不喜現代藝術的概念與作品,所謂的「現代藝術」或者是「後現代藝術」,在我看來,只一味注重創意,毫無生命底蘊。只顧標舉自我創作,一眼望去看不懂,雖有注解、有論述也讀不通看不懂,始終無法契入。或許是個人魯鈍,但總感覺就是無明,一股說不出的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