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助不吸毒 美青少年肯定

 |2009.07.10
1402觀看次
字級

各宗教一致反毒 宣導道德價值觀 及早強化克制力 不受同儕誘惑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殘害個人身心健康的不良行為中,以吸毒最為嚴重。長期以來,禁絕毒品一直是受世界各國政府關注,卻又困難重重的事,法律制裁、強制戒毒、教育宣導等,都只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毒品的氾濫,根據研究及實例顯示,宗教信仰是抵禦毒品的有效措施之一。

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世界主流宗教,都贊成用祈禱、齋戒、冥想、修行等方式,來轉換精神狀態,加強心靈力量自我克制。主流宗教也反對毒品,是因為毒癮反映了人對於現實物質的迷戀,是人的欲望表現,與人純淨的靈性相悖。

宗教組織堅定反毒的態度,直接影響到許多人的行為,這在諸多調查研究中都得到證明。研究顯示,參與信仰活動的青少年,使用毒品的可能性減小。在蓋洛普調查中,有超過半數的美國青少年認為,宗教信仰幫助他們遠離毒品,對付因吸毒和酗酒而引起的身心問題。

佛教的戒法嚴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吸毒,是普世佛教徒最基本的「五戒」。星雲大師曾說:「吸毒是一種無聲息的活動,讓人在黑暗中慢慢腐化。口號式的向毒品宣戰,只是一種治標工作,積極的「勸」與「戒」才是治本之方。」「吸毒是一種病而非罪,要以治癌的心態來治療,而這些都要靠吸毒者自身的決心毅力來戰勝毒品。」

耶穌基督本身就經常對那些在痛苦邊緣掙扎的人伸出援手,從教會或傳統來說,教會從不接受吸毒等不良行為,基督教義新七大原罪中,吸毒、販毒等「濫用藥物」就是其中一條。

在伊斯蘭教義中,販毒、吸毒完全被禁止。穆罕默德曾經警告說:「誰吸毒劑而自殺者,誰將永遠在火獄裡。」顯然,在伊斯蘭教義中,吸食以及種植、製作、販賣毒品都是被禁止的。

為什麼宗教信仰能夠有效地為青少年築起抵禦毒品的防線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宗教團體積極幫助青少年解決來自同伴的壓力,或朋友的誘惑;許多人價值觀的培育,根源於其宗教信仰,對於毒品的認識也不例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