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所矚目的美俄高峰會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簽下多項協議,包含共同縮減核武、雙邊合作以及允許美國軍機有限度穿越俄境等方案,讓峰會之前似乎雙方對峙的局面出現回暖。但在若干重大問題歧見,包括北約東擴及美元地位問題,以及俄羅斯重視的波蘭捷克部屬導彈防禦體系等,並沒有任何進展。
歐巴馬在上任後,對於美俄出現的緊張關係做出重啟善意的承諾,表現出遠比布希政府柔軟的言語和姿態,但對於俄羅斯總統「幕後」的普亭則是帶著些許批評的嘲諷。對此,俄羅斯也沒給好臉色,在歐巴馬出訪之前的喬治亞邊境軍事演習,以及普亭的駁斥,都讓人捏把冷汗。
不過,美國為了維護全球領導地位、反對恐怖主義、避免核擴散及全面的核子戰爭等一系列問題上,美國是不能沒有俄羅斯的幫助。同樣的,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現代化、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開發、俄羅斯在全球事務上的角色,也需要美國的認同,包括在前蘇聯地區的穩定問題上,俄羅斯更是需要美國的合作。所以,在正式峰會上的和諧氛圍有其必要性。
峰會之前,莫斯科街頭出現美俄合作象徵的俄羅斯娃娃,這不僅是一般民眾對於美俄關係改善的和平期望,其實也是因為這樣的峰會舉行讓他們重新感受到一絲昔日身為「大國國民」的餘威與驕傲。但是對於美國而言,這樣的峰會卻意味著他們不再擁有先前的高傲地位,他們深刻的知道:要想搞定這個世界,只有多與其他國際勢力委婉協商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