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有機產品估計一年有五十億元的消費金額,但七成來自進口,農委會目前公告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十八個國家認證的有機農產及加工品可進口國內,相對於國內產值較低,農委會加緊腳步,推出有機農業專區,預計三年內,將栽種面積增加一倍。
國內有機農業發展十多年,至今年六月底,全台有機農產的種植面積為兩千四百九十九公頃,只占可耕地面積的百分之零點三,其中以稻米為最大宗,其次是蔬菜、果樹與茶葉。
畜產品則因生產門檻高,對動物用藥有嚴格規定、飼養管理需符合動物福祉,也必須提供充足的有機飼料等,較難獲得驗證,目前僅有一家有機農場生產的有機雞蛋通過認證。
農糧署表示,台灣天氣炎熱多濕,完全不用農藥有難度,為了克服先天氣候條件的限制,農委會今年將推動有機農業專區,將承租台糖土地,隔絕鄰近土地的農藥等汙染,讓有意願的農友耕種。
農委會官員說,有機農產品雖然單位產量較低,但往往比一般農產品價格高出一到三成,有愈來愈多農民躍躍欲試,農委會希望至民國一百零一年,有機農產的栽種面積倍增至五千公頃,產值達到三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