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投訊】埔里七十九歲老阿嬤陳綢,滿頭白髮的孱弱身影總是帶著和煦的笑臉。她是玉清宮良顯堂社福基金會創辦人,三十九歲罹癌,因緣際會深山養病「悟道」,近十一年全心投入關心輔導行為偏差少年的志業。
罹癌四十年的陳綢,接受過近一百四十次化療,平常人早已痛不欲生,她卻靠著毅力,在痛到睡不著的漫漫長夜,不停地包粽做粿義賣興建良顯堂等十二座廟宇,她說:「做有意義的事,總比翻來覆去唉唉叫痛好過多了」。
民國八十七年間,她成為南投地方法院及南投家扶輔導非行少年志工,看到安置少年的是裝滿鐵窗的大樓,她想到「寺廟只是一種信仰,讓人心有所託而已,如果一直蓋廟也很可惜」,從此下定決心要讓走錯路的孩子,有重獲新生的新家園。
「救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贏過教三個大學生」,陳綢說,還在長大的孩子,只要走正途,不會危害社會,對社會就是資源,用同理心去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再壞的孩子,抱在懷裡都有機會變成懂事的寶貝。」
她先後以良顯堂基金會名義捐助南投家扶一千三百多萬元,蓋起了兒童館及家扶學園,每年開辦夏令營、成立陳綢兒童及少年服務中心,讓弱勢孩子有成長學習的機會,目前正籌設可容納九十六名少年的「陳綢少年家園」。
國三蹺家成為「非行少年」的阿福,曾在陳綢當志工的家扶學園走過青澀的年少慘白,如今二十七歲的他已是園藝工程和電腦資訊行的老闆,他說,阿嬤教人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凡事「帶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