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疏離 人不如狗

莆田客(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06.04.06
898觀看次
字級

昨天是清明節,但很多人並不祭拜祖先,卻以豐盛供品祭拜寵物,讓人啼笑皆非。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祭拜祖先的日子,早年清明祭祖是個大日子,不但整個宗族都要備祭品與會,遊子也要趕回家鄉,重要性不亞於農曆年。但如今台灣受西化影響(特別是年輕人),對傳統節日愈來愈淡薄,反而對西洋節日愈來愈重視,但所謂「食水拜源頭,食果子拜樹頭」,人不能忘本,清明祭祖有緬懷先人、追念源頭的意義。

有人不祭拜祖先,卻祭拜寵物,可以解釋的理由是現在人與人關係疏離,包括自己的長輩、親戚、家人,內心寂寞,只好寄情寵物,把寵物「人格化」,因此有寵物比人還好命,吃香喝辣、穿金戴銀,擦趾甲、紮辮子、洗貴妃澡,還有狗旅館、狗澡堂,專屬美髮造型師、專用鑽石項圈,一次花費要成千上萬;有人父母病了不管,寵物生病不管三更半夜都趕緊送醫,而看一次狗醫師比健保還貴,讓人有「人不如狗」之嘆。

也許有人會說,清明祭祖是老習俗,祭拜寵物是社會進展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何況愛護動物也是進步的觀念。但不要忘了社會是以人為本,天地君親師一直是維繫人倫的重要觀念,也是人與人互動的準繩,如果忽略了人際禮儀,卻把動物寵上天,是不正常的現象,若有一天你也不如寵物,到時候可別怨「天無照甲子,人無照情理」,更不要感嘆時代變了,人倫不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