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舞 碧娜鮑許 人生謝幕 別問Why

 |2009.07.02
1673觀看次
字級

旅德編舞家同聲哀悼 辭世前5日得知罹癌 6/21還登台 享年68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已故舞蹈家羅曼菲曾說:「人生就像派對,只要玩得開心,早走晚走並沒有差別」;德國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也走得瀟灑,她的遽逝,震驚國際舞蹈界。曾三度來台演出的碧娜鮑許,辭世前五天前才被診斷罹癌,於六月三十日辭世,享年六十八歲。她上周日才與舞者一同登台謝幕,往生前仍工作不輟。

旅居德國的台灣編舞家也同聲表示哀悼,認為這位憑藉「舞蹈劇場」開創舞蹈新領域的藝術家辭世,對表演藝術界來說是一大損失。

達姆斯塔劇院舞蹈總監林美虹,八○年代曾在艾森的福克旺學院進修,是鮑許還在擔任舞蹈系主任時的最後一屆學生,鮑許的死訊來得突然,讓她驚訝和難過。

六月二十一日還在烏帕塔舞蹈劇場和舞團登台演出的鮑許曾說,自己人生常是提問題比給答案多,不要問她為什麼,她要說的話都在舞作中,她相信觀眾可以了解她要說什麼。

林美虹眼中,碧娜鮑許四十多年的舞蹈生涯可分三個時期。一九七三年接掌烏帕塔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前後,比較接近傳統表演形式,尚未開創革命性的舞蹈語言。

從七○年代末起,鮑許開始透過舞作向觀眾提問,探討人的存在和人性衝突等問題,舞者大聲嘶吼和奔跑的創新表演方式,讓當時的觀眾很不習慣,許多人因此感受驚駭奪門而出。

林美虹說,這個階段的鮑許雖然開啟了舞蹈新紀元,不過也充滿爭議性,好在當時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行政總監不計較票房,全力支持,這也是鮑許成名後寧願留在德國西部的小城烏帕塔,不願意到巴黎或柏林發展的原因。

到了八○年代中,鮑許開始旅行各國並吸收靈感,在巴西、智利、日本、印度和香港等地創作,此時的她將舞蹈劇場的表演方式帶到全世界,奠定了國際地位。

旅居柏林的編舞家孫尚綺也說,鮑許對人性的深刻挖掘,往往挑起觀眾的情緒,因為她的帶動,舞蹈界才開始跨過表象,思考跳舞和動作背後的動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