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超級尋人任務 「畢業論文」誰家人寫的?

 |2009.06.30
11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為取得日據時期、日籍校友家屬授權,中興大學將日據時代就存留下來的書籍、論文數位化,校方展開為期兩年的「超級尋人任務」。共有二十一件卒業報文(畢業論文),兩篇台籍校友、十九篇日本校友;昨邀請已故台籍校友陳茂詩兒子返校,當讀到父親撰寫「劉銘傳的農業政策」,紅了眼眶。

陳茂詩的論文一九二八年完成,距今八十年前,筆墨清晰,中文夾帶日文,厚厚一本。陳茂詩的次子陳伯村已七十六歲,他回憶,「小時候就常聽爸爸講劉銘傳,日本殖民台灣時的農業發展,也跟隨劉銘傳的規畫,台灣的農業發展應該追溯至清末…」。

「從來沒想過一篇論文有什麼財產權?現今若能為農業研究有貢獻,爸爸天上有知,一定很高興。」陳茂詩的長子陳伯達說,父親很關心台灣農業,家中有許多農業相關圖鑑、手稿,直到中興大學和他們聯繫上,「才知道父親的論文保存得完好如初」。

中興大學圖書館長詹麗萍說,興大保有日本撤退台灣時遺留下大批的珍藏資料,涵蓋日據時期農學、林政學、文學等,當時手抄本的「卒業報文」六百七十三冊,更有許多近百年歷史的手抄本。

興大文學院長林富士說,這些獲得授權的卒業報文多記載當時日據時代的台灣黃麻、甘蔗、茶葉等作物的栽種,以及磧地金(佃農向地主租地所繳的保證金)、租種制度,有助農業史研究,非常珍貴。

除陳茂詩之外,另一名授權興大的台籍學生郭雨新,著作「台灣磧地金的相關研究」,他是台灣農民改革的重要推手。

日本方面的戶籍查詢困難重重,校方在畢業校友市村一郎協助下,無償協助興大取得十九分日籍授權書,也聯繫上唯一一名仍在世的作者平川勝。這些史料,民眾可上網http://tahda.lib.nchu.edu.tw瀏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