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學人分享學佛心得 豐收賦歸

人間社記者賴台生 |2009.06.29
1476觀看次
字級

翰林學人、人間大學與社區大學、國際傑出青年禪學營等一千多位學員齊聚佛光山舉辦各類活動,星雲大師二十七日於如來殿大會堂向所有成員開示,圖為開示後大合照。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


上千人談佛教與我 趙麗雲、蔡青樺、陳淼勝、吳欽杉等現身說法 慈容法師歡迎常回山

【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大樹報導】二○○九年翰林學人聯誼會壓軸課程「佛教與我—學佛心得分享」,二十八日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行,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擔任主持,立委趙麗雲、青樺國際連鎖企業董事長蔡青樺、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中山大學副校長吳欽杉、中華佛光青年團妙慧講師張睿邗等,和與會大眾分享個人學佛心得,現場笑聲、掌聲不斷,氣氛十分熱烈。

學佛認識自己而得救

慈容法師以自己在佛學院擔任訓導工作時,學生「敬而遠之」的經歷,為大眾開示,學佛讓人看到自己、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突破自己,「學佛能得救!」果然不錯。


深受我是佛影響

從小跟隨母親,逢廟必拜的趙麗雲表示,母親帶她拜廟,先生簡豐文引領她走進佛學,但真正讓她認識佛教的是星雲大師。趙麗雲以接任體育司長、取得教授過程的波折,訴說星雲大師「我是佛」對她個人的影響,她並以「三業清淨佛出世」,與大眾互勉。

法師慈悲身影度我皈依

六年前,蔡青樺陪著先生蔡榮豐到巴西舉辦攝影展,在巴西如來寺掛單,她看到住持覺誠法師在貧民窟的慈悲度眾,感動之餘決定在如來寺皈依。

蔡青樺返台後,在受持五戒、菩薩戒、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之後,發覺自己更有慈悲心、柔軟心、寬容心,讓她深覺「有佛法就有辦法」。

以慈悲喜捨精神辦學

陳淼勝出任南華大學校長時,大師贈送他一部《大藏經》,在偶然機緣下,他翻閱唯識學,才體認到以往總是管理他人,忽略了管理自己。也由於親近佛教,他秉持著慈悲喜捨精神辦學,如今全校有一百餘位身心障礙學生,受到人性化的教育,獲得評鑑委員讚譽「佛光山辦的學校果然不一樣」。

佛光山 人人充滿歡喜

吳欽杉則以自然科學的實證,說明佛教是科學的。他表示,佛光山是八宗兼弘的道場、諸上善人聚會地,人人充滿歡喜的歡喜國土,他每次回佛光山,都帶著喜悅回家。

學佛後才懂得感恩

張睿邗訴說自己親近溫哥華道場後,個性從高傲、倔強轉變到人人喜愛的歷程。張睿邗說,佛光山讓她學習到轉念、感恩、「給大」、集體創作。過去,她受之於佛光山,今後將盡己之力回饋佛光山。

慈容法師在第二天午齋後與五百學員開示,大家這幾天只在傳燈樓、雲居樓、如來殿等處走動,其實佛光山很大,在佛光山的體驗不只是上課,還有宗教修持、佛門的五堂功課,歡迎大家日後常常回佛光山。


翰林學人參觀宗史館,讚歎佛光山弘法成就。人間社記者蘇莉萍攝


二○○九年翰林學人聯誼會壓軸課程佛教與我—學佛心得分享,二十八日在光山傳燈樓舉行,中山大學副校長吳欽杉(由右至左)、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立委趙麗雲、青樺國際連鎖企業董事長蔡青樺、中華佛光青年團妙慧講師張睿邗與大眾分享學佛心得。
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