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有為者亦若是

洪蘭 |2009.06.28
939觀看次
字級

書 名:讓天賦自由
作 者:肯.羅賓森、盧.亞若尼卡
出 版:天下文化



前年去美國開神經學會時,看到「腦與學習」工作坊的會場貼有一個標語「假如孩子沒有學好,那是老師沒有教對」(If the learner has not learned, the teacher has not taught.),大大的字貼在牆上,觸目心驚,令我們做老師的立刻檢討自己的教學方式有沒有誤人子弟。其實仔細想想它是對的,天下真的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每個人都有天賦給他的能力與追求這個能力的熱情,全看我們怎麼去啟發他,只是他的熱情常被我們澆熄、能力被我們扼殺,難怪畢卡索會說每個人天生都有創造力,問題在於如何把這個創造力和赤子之心維持到成年罷了。

幾年前,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寫了本小說,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她的傳記《飛舞的手指》,智庫出版),很多記者去訪問她時,問她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她非常驚訝地說:「為什麼說『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現在已經在做我要做的事了。」的確,為什麼要等長大以後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呢?人每天都在過日子,每天都應該把握當下做自己要做的事。達文西有一句話非常的好:「充實的一天帶來好眠,充實的一生帶來安息。」人生最美滿的就是找到他天賦的能力,然後有熱情與毅力去發揮它、成就它。這本書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他們之所以會在歷史上留名,都是因為他們能執著於自己天賦的能力,鍥而不捨地去展現它。

我對現在教育制度一直注重智育感到不解,歷史一再告訴我們,一個人會成功不在於他知識的多寡,而在於他的領袖魅力、毅力與紀律,從書中例子,我們清楚看到一分天才、九分努力,披頭四若無在德國小酒店那種無日無夜即席演出的經驗,他們也不可能回國後一炮而紅。年輕人要成功,第一不能叫苦,要把生活中的挫折看成做人的本分,因為人是動物,動物在大自然中討生活本來就是充滿了挫折,所以我父親常說人在社會中求生存碰到挫折是本分,是本分就不可以抱怨,而事事順利則是福分,是福分就要感恩。人不自怨自艾就能看到解決的方式,能感恩,日子就會過得快樂。

聖嚴法師也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念一轉,事情就辦通了。他的話跟書中所引用美國哲學家兼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的「人類可以因為心態改變而使人生轉變,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命」的意思不謀而合。人常陷於黑暗之中,好像在漆黑的胡同中,怎麼繞也繞不出來,但是心念一轉,你會突然發現你已經出了胡同,只是外面天太黑,伸手不見手指,使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今日劈破旁門,才見月明如洗」。這本書一直強調的就是我們的心怎麼來看事情。

人苦於不自知,常需別人當頭棒喝,最好的點醒自己方式就是閱讀,這本書是年輕人應該帶在身邊,隨時提醒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的好書。人生最美滿的事是做喜歡做的事,有人付錢請你做,還要求著你做,要達到這個地步,唯有找到你的天賦能力,盡力去發展它。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