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世界書香日「生命的悸動」系列講座{8}】十六歲的探險和旅行

記者詹于潁/整理報導 |2009.06.28
550觀看次
字級

善於說故事的劉克襄,利用螢幕播放照片或親手描繪的圖片,帶領大家進行一趟追尋台灣珍稀物種的旅行,許多同學深受感動,演講結束後還搶著與老師開心合照。
 

追尋長臂金龜
一九二○年代,一名十六歲的日本少年,跑到東京大學聽演講,講者是一名剛從殖民地台灣回國的昆蟲專家,席間展示了他抓到的長臂金龜標本,是一種約拳頭般大小、手臂可達六公分長的台灣最大甲蟲。

這名熱愛昆蟲的少年看了之後心動不已,便立下志願一定要到台灣、親眼看看這美麗的長臂金龜。一年後,他真的做到了,隻身遠赴台灣,就讀第一屆台北高等學校。

在學幾年期間,他不斷到人跡罕至的高山探險,還發現多種以他命名的昆蟲,發表各式各樣學術論文在國際期刊上,他用無限的好奇心和熱情,看到台灣生態的繽紛及種族的多元。

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不僅是七次雪山單獨勘查、留下當時地形地貌的珍貴紀錄,也證明台灣很多物種都和冰河遺跡有關;在文化上,他深入許多原住民部落,用心觀察、關懷高山原住民,甚至在多年以後,還有紀錄顯示,部落的人們仍然對他念念不忘。

這名十六歲的少年,因為長臂金龜而展開一場冒險旅程,把生命精華全部奉獻在這裡酖酖他是鹿野忠雄,影響台灣兩百大人物之一,也是其中唯三的日本人。

大翅鯨回家了

大翅鯨就是座頭鯨,身長約十六公尺。八十年前,墾丁南灣曾經有兩百多隻大翅鯨出現的紀錄,但是日本人來台灣之後,買了兩艘捕鯨船,開始大肆捕殺,等到二次大戰結束,大翅鯨一頭都不剩,而人們也漸漸遺忘台灣曾經有鯨魚。

十多年前,一個十六歲的高中女生看了《座頭鯨赫連麼麼》這本小說,深受感動,從此愛上鯨魚,不僅大學就讀海洋生物系,畢業後還繼續念海洋生物研究所,開始出海找鯨魚、做研究,雖然每回都只找到海豚,但她不肯放棄。

千禧年三月,她與同伴在蘭嶼附近海域正準備收隊上岸時,突然驚遇一隻座頭鯨。團隊成員追逐三天,拍照、攝影,還以水下麥克風錄下大翅鯨的叫聲。

但是問題來了,在這茫茫大海,如何證明牠是在台灣海域出現的呢?

終於在第三天,大翅鯨突然躍身擊浪,也就是「鯨跳」,研究人員趕緊按下快門。因為鯨跳的背景是蘭嶼島上的一片林木,其中夾雜著木麻黃,是當年林務單位到蘭嶼造林失敗的痕跡,所以這張照片成為大翅鯨出現在蘭嶼紅頭村八代灣的鐵證。

現在,這名勇敢的女生,還在座頭鯨大本營的夏威夷深造,繼續追逐她的鯨魚夢。

十六歲的你們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除了看到台灣物種的珍貴與堅持夢想的可貴外,其實也期盼著現在十六歲的你們,能為將來做些什麼,希望在二○二○年時,台灣不再有動植物滅絕,甚至連消失的也能回來。

生態環境物種不僅是自然資源而已,它跟文學藝術、歷史古蹟一樣,都是一個地區無可取代的文化特色,也是一種脈絡與信念。在台灣過度重視理工學科的發展下,我們是不是可以多關注一些人文領域?在原始森林與都市文明衝突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出雙方對話的可能?

也許有人會說十六歲還很小,但其實十六歲已經擁有改變一生的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