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畫家秦榮輝,原住民名字是「阿瀨」,他三歲時因發燒造成腦性麻痺,從此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向右傾斜,連握筆也不穩,但自小愛畫畫的他,依然克服生理上的障礙,創作出一張張「原」味十足的原住民圖騰。

會選擇以原住民圖騰為創作主要題材,其實有一段神奇的經歷。阿瀨在一次跌倒昏迷中,夢中出現兩個排灣族女子將他打醒,告訴他「你還有工作要做」,之後的一次創作,雖然腦中一片空白,但是筆下卻不自覺畫出排灣族的圖騰,他心想:「這大概就是我的工作吧!」於是一頭栽進圖騰創作中。
阿瀨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曾遭到父親反對,並且將他的畫具全部丟棄,阿瀨再將它們一一撿回來。因為在他的心中,有一股傳承排灣族文化的使命感,他希望讓世人感受到排灣族的生命力。
阿瀨的主要創作方式是簽字筆的素描畫,用陶壺、百步蛇、石版屋等圖像,表達出排灣族的文化意念。他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每月用殘障津貼和賣畫所得過著獨立又開心的生活,上午創作、下午遊玩,還買了一台自行車,有時騎到枋寮看海,有時則騎到霧台觀山,徜徉在大自然之中,也激發了創作的能量。
阿瀨表示,目前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展出的「新排灣陶壺的故事─秦榮輝(阿瀨)創作展」,在排灣族文物中,陶壺的形狀就像是女性的子宮,因此以陶壺為主軸,以紀念曾經給他溫暖依靠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