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傳統的骨盆器官脫垂手術失敗率相當高,醫師指出,利用人工網膜植入陰道內壁,可補強陰道前後壁,治療骨盆器官脫垂,手術治癒率高。
三總外科部泌尿外科醫師蒙恩表示,傳統的骨盆器官脫垂手術是利用患者原本的筋膜進行骨盆底修補;但因這些筋膜原本就已經鬆弛和缺損,手術後失敗的比例相當高。
近年來發展出新的骨盆底重建修補手術是利用一片或兩片人工網膜,植入陰道內壁,可同時或分別補強陰道前後壁,治療骨盆器官脫垂。手術後追蹤發現,這種新式手術的治癒率高達九成,除了能強化骨盆底韌帶和筋膜外,也可減少手術傷害和縮短手術時間,並降低復發機會。
蒙恩指出,雖然這種新式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包括網膜暴露、感染、尿液滯留及性交疼痛等,但目前認為這種利用人工網膜來重建修補骨盆底的手術,對骨盆器官脫垂的患者來說,是一種相當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式。
骨盆器官脫垂包括子宮脫垂、膀胱膨出、直腸膨出和大小便失禁。輕度症狀可藉由凱格爾運動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