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探索》雜誌報導,除了火星、地底都有人類研究的足跡,地球上最難抵達的海洋深處也有機器人在進行探秘。日前,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製的「海神號」機器人潛艇,已成功下潛至海底最深處、深達一萬一千公尺的「挑戰者深淵」,準備一探馬利亞納海溝。
為了此次海洋最深處的探險,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神號」機器人,不但能自主行動、以遠端控制,它還能自動拍照、採集海底樣本。科學家不用親身涉險,只要用光纖纜線操控「海神號」,數據就能在探索時傳回船上。
這種光纜直徑只有人頭髮一般粗,由玻璃纖維製成。由於它很容易折斷,因此其外部包覆塑膠保護膜。「海神號」攜帶了四十公里長的光纜,下潛會慢慢釋放。
「挑戰者深淵」的壓力是地表一千倍,「海神號」非常堅固抗壓,設計者使用新的輕量材料取代傳統的鈦和玻璃。
「海神號」的任務是繪製海底地圖。它能透過最先進的感測器、聲納和數位攝影,繪出特別重要的區域。目前科學家只發布一張「海神號」的工作照片。照片顯示,「海神號」在用機械臂挖掘海底沉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