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首度考公民與社會,是社會組考生搶分重點,高中老師建議配合時事,把六冊課本及考過的題目好好讀一遍,各國政體比較、金融風暴、兩岸關係、扁案相關司法制度、性交易除罪化等時事很可能入題。
今年約百分之八個校系採計公民。南一中公民老師廖翠雰分析,以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試卷來看,公民單選題四十四題占八十八分,多選題六題占十二分,沒非選擇題,題目及選項都比學測加深加難,且圖表題增加,要有判讀能力。
她建議,準備公民應秉持「熟讀課本、觀念釐清、重點整理、多做練習、關心時事」五大原則。自己畫過線、老師強調的課本重點要熟讀;月考、模擬考、學測及參考試題要再看過一遍,常錯單元務必清楚。
指考絕對會出時事題,準備重點包括:第一冊可能考性交易除罪化、性別角色與性別平等、國民年金、育嬰留職津貼等社福政策;第二冊提到媒體識讀,可能考國家通訊委員會(NCC)介入巨乳廣告、旺旺集團入主雙中案;法律學的釋憲與人權、集會遊行法及扁案相關起訴、羈押、抗告等司法時事都可能考。
第三冊政治學,必考題是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等各國政體、政黨政治及「單一選區兩票制」等選舉制比較;江陳會、大三通等兩岸關係演變,不能不知。
第四冊經濟學,除要懂國民所得、國內生產毛額(GDP)、失業率、供需曲線等基本概念,政府因應金融海嘯祭出的降息、減稅、增加就業機會、發放消費券等貨幣及財政措施,很可能入題;至於高三選修課重點包括全球化、社會運動與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