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短短數語,是最美好的狀況,就像每天的陽光,應該按時出來,柔柔的,很溫暖。
幾個好朋友分布在台灣的北中南三地,想見個面滿困難的,孩子都剛好在念中學和小學,忙著接送,忙著家庭。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老友一年難得見一次面,如果路過,會打個電話,最常見的狀況是忙得沒空見面,然後相約下次,下次通常是好幾年後。如果接到電話,我們總是瑣瑣碎碎地談著,天南地北,一兩個小時過去了,意猶未盡,有個人可以好好說說話,知道彼此安好,家人安好,就放心了。
在台北做校長儲訓的時候,台北和桃園的幾個同學,都抽空來三峽教育研究院,一起吃個晚飯,談談近況,學校工作的甘苦,家庭小孩的學習,在夜色中不想離去,「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因為相見無事,珍惜平凡的此刻。
有一天下班前接到一通電話,她說最近生活困頓,好想找一個人抱著哭。我聽了心裡在滴血,真是捨不得,但是,卻又無法馬上飛奔到她的身邊,讓她此時有依靠,只能在電話裡面安慰。相見無事,這樣的生活讓人覺得平靜無憂;相見有事,悲喜乍現,浮動的就是是非和忙碌。
一年又一年,許多人過了中年,開始懷念老友,開始想念故鄉,甚至開始回想起童年的一切,懷舊的心情,期盼老朋友各自安好,不管物換星移海枯石爛,大夥驀然回首之際,仍能相互問候
:噢!你還在這裡!
為什麼你還在就感到安心?人總是需要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多年後,可以一起回憶,一起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