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誕生
鄙諺曰:「長袖善舞,多財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故治強易為謀,弱亂難為計。
──〈五蠹〉
讀懂名句
俗話說:「衣袖長,跳起舞來自然好看;資本多,做生意才會順利。」這就是說有可以憑藉的事物眾多,事情就容易做得順利。所以具備法治的強盛國家,就有發展的遠圖;衰弱而法治紊亂的國家,則難以制訂計策。
名句故事
韓非提到,強盛的秦國,國家政策改變了十次,也很少推行失敗;但是在衰弱混亂的燕國,任何一點小小改變,也很難獲得成功。
這不是因為秦國人聰明,也不是因為燕國人愚蠢,而是因為強盛的國家,它的總體條件較佳,經得起變化;而衰弱的國家,它的基礎已經不牢靠了,自然無法承受任何改變。
韓非從這一點推斷,西周當時背離秦國,加入合縱陣營,一年後就被攻陷了。如果西周當初能先整頓政治,制訂明確的法令,貫徹賞罰,加強戰備,而不是急於加入合縱陣營,可能倖免於難。
韓非認為,讓一個國家成為強盛的基礎,在於能擁有對農事、戰事有貢獻的人民,因為農人與戰士才能創造國家的財富。所以抑制工商發展,成為韓非的一項要務,特別是杜絕工商人士可以買官爵,因為一旦工商人士擁有官爵,社會地位便高於農民,這麼一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想要經商。而不去種田,這會影響國家的生產力。
後人以「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等兩句成語,比喻具備充分條件,有所憑藉,就容易成功,或是形容一個人的善於經營人際關係。
新說名句
司馬遷在《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以「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稱讚戰國時候雄辯崛起的范睢與蔡澤。司馬遷以為,戰國時代想要遊說諸侯、進而獲取利祿的人很多,有人白髮蒼蒼也沒遇到知音,這並不是因為端出來的謀略拙劣,而是遊說獲得功效的條件不足。
能言善道的范睢與蔡澤,能夠在異鄉相繼取得卿相的地位,功名流傳天下,除了機遇之外,當然要憑著不凡的交際手段。假使范睢依舊留在衰弱的魏國,「弱亂難為計」,魏國勢必沒有條件實施范睢的計策,但是到了秦國,「治強易為謀」,不僅顯示自己的才能,為秦國所重用,更為自己報了仇。(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