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義大利‧威尼斯

黃丁盛/攝影‧撰文 |2009.06.19
1643觀看次
字級

聖馬可教堂內部金碧輝煌,如黃金般耀眼。




義大利‧威尼斯 【世界遺產編號59】1987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聖馬可教堂外觀呈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風格。

跨越大運河優雅的大理石拱橋──里奧爾托橋。







威尼斯(Venice)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沿岸,波河(Po River)與皮雅韋河(Piave River)之間的瀉湖區,由118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組成;跨過177條水道的400多座橋樑,把各個島嶼連接起來,交織而成舉世聞名的威尼斯水道網路,因此有「水都」、「橋之城」、「亞得里亞皇后」的別名。

據傳威尼斯建城於五世紀,當時維內多(Veneto)地區的居民為了逃避北方蠻族入侵,而遷入這塊不適合人居的潟湖區;為了長居久安,人們將數量龐大的長木椿打入沙洲底層,再鋪上石塊,然後在原來泥濘不堪的小島上蓋起一座座民宅、教堂與高塔,這就是威尼斯城的開始。

500年後,威尼斯開始邁向海上強權;13世紀初,在參與十字軍東征時,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成為地中海海上霸王;後來又遠征小亞細亞沿岸諸國,縱橫海上,所向無敵,15世紀達到全盛時期,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

富裕後的海洋民族更加發揮與生俱來浪漫熱情的天性,他們盡情享受生活,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玻璃藝術等領域無不登峰造極,創造出威尼斯文化藝術最輝煌的時期;全城有120座教堂與鐘樓、64座修道院、40多座宮殿。

建於832年的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建築物,外觀為典型的拜占庭式風格,內部牆壁則貼滿了如黃金般耀眼的馬賽克精美壁畫;門樓上4匹於1204年奪自君士坦丁堡的青銅駿馬,是昔日威尼斯海上強權的象徵;近百公尺高的鐘樓是城市地標,登臨樓頂全城景致一覽無遺;教堂前的聖馬可廣場更被拿破崙譽為「世上最美麗的廣場」。

另外,跨越大運河的里奧爾托(Rialto)橋,建於1588~91年間,是一座優雅的大理石拱橋;與建於1600年連結總督府法庭和牢房的「歎息橋」,是威尼斯眾多橋梁中最著名的兩座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