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電腦黏 T T 怎麼辦? 為網路險境找出路

李碧華 圖/陸新華 |2009.06.19
643觀看次
字級



長長兩個月的暑假即將來臨,家中小朋友勢必要暫放課業玩瘋了!小孩愛玩,本是天經地義,問題是玩些什麼?怎麼玩?如果整天坐在電腦前打電動,黏著電腦下不來,為人父母實在看不下去了,這個暑假豈不演出一場兩代大戰?

學童沉迷於線上遊戲

父母發愁其來有自,一項針對國內中高年級兒童上網情況的調查報告即發現,國內十二歲以下兒童的上網人數,六年來成長超過一倍,已經突破一百六十萬人,暑假是上網高潮,百分之八十四的男童深陷網路遊戲,百分之七十九女童著迷網路社交,而又 有六成學童不會管理上網時間,經常超過父母的忍耐極限。被訪問到的十個爸爸媽媽,有六個都先大大嘆一口氣:「唉!玩瘋了,實在管不動了!」

調查顯示,天天上網的學童中,有六成多沉迷於線上遊戲,令家長頭大。專職主婦張玉玫去年把獨子從加拿大帶回台灣受教育,原以為這樣可以讓他課後多學國語、多接觸台灣的美,那裡料到,他放了學第一件事就是找高手對打電動,可以到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地步。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爸爸下班回來拜託兒子去打球做運動,總是臭臉的不樂意!」張玉玫苦口婆心後,用過三個方法來制止這小子的無法無天,一是規定時間一到就拔插頭,讓他的遊戲當掉,二是第二天起床不叫他,讓他遲到,三是乾脆冷戰,看兒子有沒有心疼媽媽。

結果,兒子只乖了三天就故態復萌,拔插頭或故意害他遲到都抵不過遊戲的誘惑,如今放長假,時刻都在喊無聊:「送他去夏令營也只有兩個禮拜,其餘的時間就只好讓電腦跟他作伴。」

在銀行擔任法務的陳豐年也擔心女兒交朋友都在網上交,隔著螢幕交換虛幻的心情:「我努力轉移過她的注意力,她三天曬網,兩天捕魚,始終無法持久。」

時間管理的雙方共識

這份憂心,無處不在,政大廣電所教授黃葳威表示,孩子其實分為容易溝通及很難溝通兩種,如果屬前者,大人可主動幫小孩規畫生活作息,把一個星期的班表安排清楚。吃飯、睡覺、遊戲的時間都固定,在「時間管理」上,雙方得到共識。

「對付」難搞的古靈精怪,黃葳威提出三個招數,一是將家裡的所有電腦交互混搭使用,一台專門收電子信,一台做文書處理,一台玩遊戲,「小朋友沒有專屬電腦,就不致於黏著下不來,比較容易規範。」

孩子若還要←來←去,不肯立即就範,家長可以告訴他,萬一電腦中毒,孩子需負責修理,而一旦線上遊戲過度而打壞眼睛,就要動到雷射手術,「小朋友會心生警惕的。」

使用定時器也是好辦法,一天限定一小時,時間一到,計時器就會哇哇叫,小朋友還不致於裝著沒聽見。

多聆聽新世紀心聲

治標不如治本,黃葳威強調,沉迷線上遊戲的大小朋友多半害怕孤獨、無所事事,因無人陪伴而只好寄情電腦,「如果讓他們慢慢調整心態,轉移注意力,從小開始改變習慣還不難。」

黏多久才需要調整,黃葳威認為要視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來區分,平均而言,一天一小時最理想。「家長也不用過度擔心而禁止學童上網,可以多聆聽孩子的心聲,培養孩子做好自我管理,也可使用軟體過濾或監控網路訊息,」她說,只要學童能善加利用網路並作好節制,其實可以創造正面影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