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B肝帶原者超過三百萬人,其中兩百萬人e抗原呈陰性,傳染力較低,病毒複製能力也較差,許多患者因此不當一回事。但長庚醫院一項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e抗原陰性且肝功能指數「ALT」超過八十以上,仍可能變肝癌、肝硬化,國內這樣的病患約六十萬人。
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主治醫師葉昭廷表示,B型肝炎帶原者可以區分e抗原陽性與陰性兩群,e抗原陽性時,B型肝炎病毒複製力與傳染皆高,易罹患肝硬化與肝癌,是屬於高危險群的病人,病人比較有警覺,較常定期回診。
葉昭廷強調,e抗原陰性B型肝炎帶原者的ALT超過標準兩倍時,罹患肝硬化與肝癌機率也偏高,與e抗原陽性患者差不多,皆應該積極評估治療。
e抗原呈陰性時,B型肝炎病毒複製力與傳染皆低,罹患肝硬化與肝癌機會也相對減少。因此,不少e抗原陰性患者忽略B肝病毒的威脅,疏於定期回醫院檢查肝功能。國內有七成五B肝患者屬於e抗原陰性,約兩百萬人。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e抗原陰性患者測不到病毒。但林口長庚研究發現,e抗原陰性患者中,仍有一定比率會肝硬化,罹患肝癌,主要關鍵就在於ALT。
林口長庚醫院分析四千三百七十六名帶原者,觀察其各項變化、以及癌症發生、存活狀況,分析後發現e抗原陰性患者,ALT值長期正常者,沒有一人死於肝病,但死亡率、肝硬化與肝癌的發生,則隨ALT最高值增加而增加,此研究發表於本月的肝臟學雜誌。
長庚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治醫師戴達英說,e抗原陰性者與肝硬化、肝癌的關連性,其實可以從簡單的肝功能檢測得知,ALT檢驗幾乎每家醫院都可做,一次僅需五十元,長期追蹤發現ALT最高值若大於正常(三十六單位)上限兩倍時,即ALT大於七十二單位時,惡化為肝硬化、肝癌機率隨數值提高,此時就該積極評估治療,若ALT最高值在正常上限一到兩倍時,則建議接受肝組織學、B肝病毒核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