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高齡八十三歲的隆江法師,被命名為中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教音樂—河南省開封大相國寺梵樂的代表性傳承人。
隆江法師一九三二年在河南省民權縣白雲寺出家,而後從師著名慈太大師研習佛樂。二○○○年入開封大相國寺佛樂團後,傳授佛樂技藝。去年六月,被認定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隆江法師吹奏的招牌樂器「籌」,是大相國寺樂僧所使用的樂器中最獨特的,其韻律兼具簫的溫婉與笛的悠揚,與人有超塵脫俗之感。特別是隆江法師的演奏方法獨特,風格淳樸、細膩,對佛樂的內涵有著完美詮釋和獨到見解。
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梵樂歷史悠久。北宋時期作為皇家寺院,主要培養樂僧,使梵樂達到鼎盛,每逢國家大型慶典,都邀請八方百名著名樂僧同台演奏,規模宏大。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大相國寺梵樂漸漸消匿。
近年來,該寺積極發揚傳統文化,在隆江法師等樂僧努力下,久已失傳的梵樂表演得以再現,恢復了《白馬馱經》、《相國霜鐘》、《菩提樹》等四十餘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