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包括北涼《賢劫九百佛名品》 1600年前敦煌遺書 首次公開受矚目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北京國家圖書館即日起至七月三日舉行「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是六十年來參展單位最多的一次,三百件珍貴古籍薈萃一堂,其中一千六百年前的敦煌遺書、東晉時期寫本《金光明經》備受矚目。
展品中,北涼神璽三年(三九九年)寶賢寫本《賢劫九百佛名品》,是年代最早的紙質古籍,原寫於高昌,後流入敦煌,是研究十六國至北朝早期漢字字體發展演變過程的珍貴文獻,跨越一千六百年首次公開亮相,與東晉時期寫本《金光明經》並列敦煌遺書。
此次首展的珍品還包括:安徽皖西學院的宋衢州州學刻元明遞修《三國志》、雲南大學圖書館的宋刻《春秋經傳集解》、遼寧省館的宋淳熙年間浙刻《揚子法言》,頗引人注目。另外,還有敦煌吐魯番文書、宋元刻本、名家抄稿本、民族文字古籍等珍品。
本次展覽,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合辦,九十七家公、私立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等古籍收藏單位參與。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文津講壇、古籍修復互動講座、中小學生專場等多項相關活動,主辦單位還特別編輯了《第二屆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圖錄》和小冊子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