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趣話】四喜丸子與慈禧太后

李濟通 |2009.06.08
656觀看次
字級

豫菜有道傳統名菜叫「四喜丸子」,它寓意四季發財、吉祥如意、多喜多福多壽,是婚慶、壽宴的必備佳餚。其實,它起初的含意並非如此,且帶有一些政治色彩,並與當年慈禧過境河南有關。

清光緒二十六年初,逃至西安的皇太后慈禧認為「辛丑條約」已經簽訂,時局已無大虞,決定返京。同年十月初六,慈禧攜光緒以及大臣、僕役一行數千人,車轎三千餘輛(乘),迤邐而行,於十一月進入河南。

沿途百姓修橋鋪路,修葺署衙,苦不堪言。慈禧駕臨之日,還要「雞入籠,狗上繩,牛羊入圈人禁行」。甚至連婚喪嫁娶也禁止,中牟縣有一女子,跪迎慈禧一行時,頭上因喪夫而戴的白頭繩未去,慈禧侍衛認為不吉利,當場斬首,其場面慘不忍睹。

送走「瘟神」,人們本想鬆一口氣,但地方官員又收慈禧過境產生的苛損雜稅,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叫苦不迭。為發洩對慈禧的怨恨,有人推出一種食品:將肉末和麵粉製成類似人頭的丸子,暗喻慈禧,在油鍋裡炸,以解心頭之恨。由於慈禧心狠手辣,百姓豈敢明說,遂起名「炸四喜」。四喜乃慈禧諧音,於是就有了四喜丸子之說。

二十世紀初,火車站地區的豫順樓飯莊(一說是小有天飯莊),一廚師在此基礎上推出一道別具風味的豫菜「四季丸子」,含有「四季發財」的意思;但有人認為四季不如四喜,遂正式定名為「四喜丸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