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容院洗頭,老闆娘熱情地請我吃喜餅,我說:「謝謝,我剛在市場裡吃過麵了。」她問我說:「妳的麵有吃完嗎?」我不解地說:「當然都吃完啦!為什麼這樣問?」她感嘆地說:「對面那家小吃店,過去廚餘好幾桶,現在卻很少看到有剩,據說經濟不景氣,客人連湯都喝光光了。」
近兩年常看到學生繳不起午餐費的報導,甚至有貧苦家庭,靠兒女打包剩下的營養午餐,給家人當晚餐。跟股票萬點,社會奢華相比,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退休前,我在護理部工作,醫院逢年過節,總會在餐廳辦桌,菜色雖然豐富,但是留給各科醫師的桌位,總是零零落落,只坐著幾個代表,有時甚至菜只上一半,好幾桌的人都跑光了。
捨不得暴殄天物,我總是要來塑膠袋,一一打包,然後分送給病房清潔阿嫂,她們工作一天,回家既累又晚,能有廚師烹調美食和家人共享,就知道她們多感動了。
有位主任曾戲說:「唉呦!怎麼像歐巴桑在打包呀。」我回答
:「我是在回收美食、減少環境污染啦!」套句現代話就是節能減碳,打包做環保,經濟盪到谷底,若能讓人們更加愛物惜物,何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