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調查結果,家長為孩子自費接種疫苗的平均金額,已從前年的一萬零八百四十三元,增加到一萬三千兩百零三元,而且不足以囊括近十年來新興研發上市的自費疫苗,要獲得完整保護,至少要準備四萬多元。
上個月,一份針對幼兒家長所作的問卷顯示,九成家長對現行疫苗政策不滿意,近七成坦承景氣壞,影響他們為孩子施打自費疫苗的意願,還有百分之七點的經濟弱勢家長,從未為孩子自費接種疫苗,其中逾八成家長坦承是因為「價格高、無法負擔」。
不過,由於問卷調查的方式是透過網路,因為沒錢而從未替孩子自費接種家長,比例極可能被低估了,因為很多弱勢中的弱勢家庭,不會使用網路,問卷調查根本接觸不到。
施打自費疫苗需要花這麼多錢,主因之一是健保給付縮水,醫院受到健保給付的壓擠,為生存而推動自費項目,而各種新型疫苗不斷研發上市,兒童在國小一年級以前接種疫苗達十幾種,費用動輒兩、三千元。
以新型三合一疫苗為例,需自費四、五百元施打,不少醫師認為可有效降低原本三合一疫苗的發燒、抽筋等副作用,一般接受度高,至於四合一或五合一疫苗,只要家長向醫師詢問過後幾乎都會施打,而前幾年新引進、針對兩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四劑需一萬兩千八百元,金額太高讓家長卻步。
家長對自費疫苗共同的疑問是,有沒有效、安不安全、需不需要都接種?筆者有親戚是醫師,她表示,家長常會主動詢問疫苗的資訊,醫師的反應不盡相同,她通常以中性態度解說疫苗的特性及後遺症,讓家長自行決定,但只要經過完整評估,對家長做正確解說,她支持施打疫苗,可讓幼童避免染病風險。
守護兒童健康成長,其實不應靠家長自力救濟,更不該漠視幼兒的權益,政府應將幼兒疫苗公費,列為優先施政的重點。
柯良欽(北縣汐止/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