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大學的蚜蟲研究專家發現,當蚜蟲面對瓢蟲攻擊的時候會實施「自殺襲擊」,從而保護自己的族群和屬地不會面臨「滅頂之災」。
眾所周知,為防天敵的襲擊,蚜蟲會用「貼身保鏢」來保護自己---分泌出液態蜜吸引螞蟻,如果有其他昆蟲膽敢對牠們進行攻擊的話,螞蟻會群起而攻之。
然而,倫敦帝國大學的蚜蟲研究專家們卻吃驚地發現,一旦這些螞蟻都不管用,蚜蟲的族群或者屬地遭到威力巨大的瓢蟲攻擊時,那麼這些蚜蟲就會釋放出芥子油「炸彈」,毒死、致殘或者最起碼是嚇退進攻者。
當然,在釋放出芥子油「炸彈」的同時,蚜蟲本身也是粉身碎骨,與敵人同歸於盡!
據專家研究表示,蚜蟲用的「化學炸彈」其實是黑芥子←與芥子油←混合而成。黑芥子←平時儲存在蚜蟲的頭部和胸腔的肌肉裡,而芥子油←是儲存在蚜蟲的血液中。一旦蚜蟲遭到瓢蟲的猛烈攻擊,這兩種物質就會混合發生「微型爆炸」,從而將「化學毒劑」噴濺到敵人的頭部,直取敵人的性命。
專家進一步介紹:在自然界,蚜蟲是以族群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常常是一棵植物上聚集了成千上萬的蚜蟲,所以一旦牠們遭致攻擊的話,這種自殺式的化學炸彈是最好的保護群體的方式。不幸的是,這種化學炸彈儲存在血液中,一旦發生爆炸,就得賠上自己的性命,這也是進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