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飄香的記憶

曉荔 |2009.05.28
537觀看次
字級

端午節,去田野裡拔一把艾草,葉片綠中泛白,莖筆直,香氣從莖葉間漫溢。這種香有點別致,微苦,聞著卻讓人極受用。束於門楣,凋零的記憶,在這春末夏初的日子復甦。

凡有華人的地方都過端午,是否都吃粽子,我不知。小時每至端午,母親便把芝麻放在鍋裡炒得泛黃,然後用麵軸輾成芝麻泥,拌上白糖,用發酵過的麵糰,包成三角形,我們稱糖角,也許就是粽子的另一種代言。

那時朋友聽我講,分外驚訝:你們那兒端午竟不吃粽子。他說,小時最喜歡過端午。早晨採摘葦葉,沾著水鄉的晨露,歸來,將碧油油的粽葉浸泡入水,瞬間水暈染成淡淡的青色,翡翠般透明,嫩嫩的綠惹人憐愛,粽葉層層疊疊摞於一起,在水中漸漸舒展。看母親包粽子是一種享受。糯米一粒粒清爽潔淨,像碎玉,經一夜泡發,米粒便胖起來。三片葦葉順次疊於一起,鋪成巴掌大,然後捲曲成漏斗模樣,底部要合縫,放進糯米夯實,再把餘葉疊成三角,最後用線紮緊粽子。眨眼工夫,一隻粽子青蛙般蹦出。包好後下鍋煮,香氣在水氣裡飄蕩,我翹首等待「綠蓑衣裡的白胖子」,剝開粽皮,就聞到難忘的鄉土芬芳。

朋友看我聽得出神,說回老家時我帶給你嘗嘗。果然感覺一種另類的美味,浸潤著水鄉的風雨。後來,朋友去了遠方,每年端午,「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艾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江河短,歲月長……」的短信,連同淳香的粽子一同到來。解開紅繩,打開青葉,露出圓滾滾瑩白如玉的香糯糰子。

淡淡的祝福,卻藏著深深的牽掛,伴我從朝來風晚來雨憂傷的青春,至搖曳生姿的流年情花落紅成泥。朋友曾對我說,認識自己吧,上天不會把一朵花變作石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努力去發展它們,才會幸福……那目光包容通透。

菖蒲招搖,艾蒿如風,朋友的話語像艾草的清香,一直飄在歲月深處,縱然世事如煙,人生涼薄,但這份溫暖如一縷暗香,伴我每一個漫行的日子。

端午的意義在於親情。其實友情的極致,何嘗不是一種親情。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