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聽說誦經、持咒、打坐各有不同功用,所以我現在誦讀金剛經、虛空藏菩薩真言、阿彌陀佛名號和大悲咒。我想修淨土往生西方,但也希望現世得聰明智慧,請問我應專於一經一咒嗎?
福報禪師答:佛教《百喻經》有一個故事,說某甲到朋友家作客,朋友留他吃飯,一吃之下驚為天上佳餚,自己家裡的菜從沒這麼好吃。他問朋友箇中原因,才知道原來菜餚中加了鹽,某甲心想:「原來有『鹽』這種好東西,只加一點點,菜就變這麼好吃。鹽既然這麼美味,我不如不要菜了,多吃些鹽豈不更美味?」於是向朋友要了一把鹽,一口吃到嘴裡,不料鹹不可當,馬上吐了出來,嘴巴也鹹得難受。
可見再好的東西也不能貪多,消化不了反而成為障礙;就像中醫學理上,任何藥草都有利弊兩面,適量適症的使用是治病良藥;大量而無章法的亂吃,良藥也有可能變成致人於死毒藥。讀書也好,吃食也好,修行也好,適量才是正道,口渴時給一杯水,那是甘露;如果給的是一大桶水,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
學佛是心地法門,雖然四無量心之一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說法,那也得按部就班來,所謂「學不躐等」。任何的修持,以歡喜、自在為基礎,才能安住一顆心而能保任。修行很簡單,先從了解自己,降伏內在貪瞋癡做起,這種功夫看似平淡無奇,其實就像滴水穿石,持續的用功久之能見其功。排多少功課?是否專經專論?依個人狀況而定,原本這些修持是為了靜心安心得智慧,如果適得其反,造成跟別人甚至跟自已比賽競爭的心理,那就違背本意了不是嗎!
你排的功課看起來很多,還好短短時間就能完成,時間和心境許可,就安心照此也無妨,但如要修淨土法門,「淨土文」中說要「志心信樂」,這點很重要,建議你可先到道場參與共修,學習正確的修行方法,會有更寬廣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