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藝術文學切入 呈現「赤壁之戰」與蘇軾感懷 明起展出 含明清三國小說、戲曲插畫等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赤壁之戰」故事,是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現今國立故宮博物院想讓三國時代的人物、藝術、景觀及戰事更深入人心,以歷史、藝術、文學三方角度,呈現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五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十一日起舉辦「捲起千堆雪─赤壁文物」特展。
故宮第一次以「赤壁」為主題展覽,包括展出赤壁戰爭相關人物的文物資料、後世歌詠的藝術繪畫與書法,及明清時期的三國小說、戲曲插畫,完整描述赤壁及赤壁之戰的影響。
策展人圖書文獻處林天人研究員表示,「赤壁」概念可分為「文赤壁」與「武赤壁」。「武赤壁」指的是西元二○八年十二月在湖北真正發生的赤壁之戰,「文赤壁」則指的是蘇東坡於湖北黃州遊歷時的感懷,其所抒發的文學與其後代文人繪畫藝術,兩個「赤壁」地點並不一樣。故宮這次展出文武赤壁皆有呈現。
赤壁展可以讓民眾觀看一個人才濟濟的時代,林天人指出,展場特地運用二十六位三國時期人物的巨型人像,營造一種「風雨欲來山滿樓」的赤壁大展情境。
觀眾還可從「文化創意」角度去看一個距今一八○○年前的歷史戰爭,歷今文學、藝術闡釋,發展成多樣面貌,還不斷激盪出各種藝術創意的表現。
長達二個月的特展,展出故宮精妙的赤壁書畫珍藏:彌足珍貴的〈宋代蘇軾 前赤壁賦〉、〈金代武元直赤壁圖〉、〈元代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等古人書寫書法、圖像所演繹的歷史感懷。
展品並包括多件明、清時期關於《三國演義》戲劇、小說版本,及目前存世少見的三國故事木雕版及拓片,目前坊間通行《三國演義》的本子,是清康熙年間毛宗崗評改的《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志》將是展覽的焦點之一。
配合「赤壁文物」展,故宮推出教育推廣活動,包括「前進赤壁—故宮young學堂」網路遊戲、亦宛然布袋戲團演出「華容道」戲碼與戲偶操作教學、「桃園三結義—彩繪拼圖DIY」、「羽扇綸巾—撕畫紙扇DIY」等活動及各項專題演講研習。
有興趣可上網檢索報名。網址:www.n
pm.gov.tw/zh-tw/learn
ing/education/。
武元直的赤壁圖
金代畫家武元直(一三一七~一三八六),字善夫,號廣莫道人。北宋文學家蘇軾文學對後世影響頗大,許多畫家受他啟發而創作,譬如武元直的《赤壁圖》就是例子。蘇軾赤壁賦中有說到「乘一葉之扁舟,凌萬頃之浩然」,武元直則在波濤洶湧中安置了「一葉扁舟」,他將水紋線條描繪從近而遠,有一種「萬頃茫然」的壯闊景象。
圖/故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