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法的助道因緣中,若於習禪時,心念仍然遍緣三毒、女色、瞋恚、邪倒、睡障等等邪境,可分別以五門禪為助道對治。
五門禪,又名五停心觀,指: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念佛觀,五、數息觀。《五門禪經要用法》提出其對治方便:「所以五門者,隨眾生病而有。若散亂心多者,教以安般(數息)。若貪愛多者,教以不淨。若瞋恚多者,教以慈心。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緣。若心沒者,教以念佛。」
一、數息觀
於習禪時,心念皆在覺、觀{1}上,遍緣貪、瞋、痴三毒,這時應用「數息觀」來對治。數息時,若發現心念跑掉了,即心念散亂,就應該將心再收攝回到息上,重新再數。防止心念的散亂,此是最好的對治方式。
以心念的專注,能引發欲界定,乃至色界的四禪(四定)、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等七種定。
在這其中,若無應用般若的方便善巧來斷惑,縱然有此七定,也只是凡夫禪而已。若有般若的助成,就能成就大乘禪定波羅蜜。
故《請觀音經》說:「若於數息觀中,心定力故如駛水流,疾疾得見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佛,安住於首楞嚴大定,獲得不退轉地。」此為透過數息觀,開解脫門,即與四禪與四無色定相應,乃至與無作八定相應。這是修禪的助道因緣。
二、不淨觀
若於女色,耽戀不捨,因而沉淪生死苦海,未能出離。當勤修九種不淨觀法來對治。
首先,即觀察所愛的人作此死想,專心一意,觀此死屍,過去的音聲悅耳,剎那間去那裡了呢?(逐漸心生驚畏,能破愛著之心。)再觀察人死後,身體變冷,膚色變黑,五臟腐敗,蟲膿流出,臭穢盈流;被丟棄於塚間,如同腐朽、敗壞的木頭一般;昔日我所愛的人,究竟在何處呢?所留下的屍骨,使我憂心勞累。若能識知這是貪欲過患,就能止息淫欲的心。
九想觀{2}的其餘八想,同樣亦能對治淫欲。
注:
{1}覺與觀:粗心名「覺」,細心名「觀」,二者都能擾亂定心。
{2}九想觀:一脹想,二壞想,三血塗想,四脹爛想,五青瘀想,六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而復以死想,為初方便。此法能轉不淨中淨顛倒想,能破淫欲諸煩惱賊,故為出世間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