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心肌梗塞非中老年人及體型肥胖者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得到。醫師表示,一般患者會選擇塗藥支架,雖能降低心臟血管再度狹窄的機率,但臨床上也有失敗案例,鈦合金支架是另一種選擇,病患可參考。
台北榮總最近收治一個年僅三十三歲、有遺傳性高血脂症的患者,雖持續服用降血脂藥物,仍挽救不了心肌梗塞的厄運。院方幫他裝上兩根塗藥支架,隔天一根支架就失去作用,心臟血管再度狹窄,劇烈胸痛,經急救暫無生命危險,但體力變差,走路容易喘,可能連重物都提不了。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臨床發現,接受一般金屬心臟支架的患者,約有三成在半年內會再度併發,血管再度狹窄。
不過,塗藥支架則能將再度狹窄的機率降至一成至一成五。
不過,放了塗藥支架,卻可能引發血栓。術後需服用「保拴通」及「阿斯匹靈」等藥物,來預防血栓發生。健保只給付三個月,病患必須自費,一個月約需一千八百元,有人得終身服用。
此外,少部分人在裝上支架後,沒隔幾天,血管就又堵住了。對於病人來說,可是雙重打擊,因為一根藥物支架約需九至十萬元,再度阻塞後,治療起來更加棘手。
該名患者就屬於失敗個案,術後隔天,血管又塞了。常敏之提醒,昂貴的塗藥支架也存有風險,臨床顯示,每一千名接受塗藥支架患者中,約六人在術後幾天,甚至幾小時後,血管又被血栓給阻塞。
常敏之強調,除了塗藥支架外,目前還有鈦合金支架可共選擇。兩者的作用機轉不同,後者支架表面塗上一層活性一氧化碳,可以防止血栓及血小板凝結,不用長期服用「保拴通」。至於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兩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