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文馨台中報導】去年九月,有人向白淑貞勸募護持智慧林八蚌國際佛學院建造計畫,沒有存款的她,當即向銀行申辦信貸,歡歡喜喜的發心;她的月薪二萬多一點,需付房租、管理費,母女二人的生活費很緊湊,旁人擔心她將如何攤還貸款?白淑貞說,「沒有錢生活可以簡單點,但護持三寶的機緣難遭難遇。」今天勇於承擔的白淑貞,十年前曾經遭喪夫之慟。
三十歲時,白淑貞的丈夫意外往生,孤女寡婦一片茫然,姊夫不忍她天天以淚洗面,引薦她拜見師父,有一天,師父的棒喝:「妳不要老是讓人看到妳一幅寡婦臉
!」喚醒了喪夫的悲情,一年後,她皈依三寶,師父賜法名「心安」,偈為「心有道路時,安然自然得」。
白淑貞為道場建寺基金沿門勸募,謙卑誠懇,化到眾多善緣;她發願學中國花藝,護持佛堂插花,初時只能跟隨師父身邊檢拾花枝、打掃等,用心插好的花,屢被喝斥撤換,學佛路上的種種考驗讓她萌生退意時,耳邊總會浮現一句「我不能前功盡棄」,支持她勇往直前,如今,她很感恩一切因緣。
白淑貞就讀國二的女兒滕常璇品學兼優,公明國小畢業時以縣長獎報答母親養育之恩,課業之餘與母親同在佛門修行,沒有青春期的叛逆,懂事貼心的女兒是她常年辛勞的最大慰藉;白淑貞任幼教老師的月俸菲薄,每逢假日屈身到餐廳端菜打工,以勞力賺取的工資虔敬供養三寶,她慈悲喜捨,遇見窮困者常傾囊布施,以清淨心與眾結緣,卻忘了自己也一無所有。
白淑貞於生命最黑暗處值遇善知識,在佛門尋到生命的道路,九年來,從師父行誼體悟佛陀不忍捨棄任一眾生的慈悲,心性溫順的她儘管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少欲知足,三寶的功德力讓她安然自得的重展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