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下月展出 陽陵武士俑=漢景帝兵馬俑 與秦代距70年 展品以動物俑為主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廣大的陵墓,埋藏著數千尊陶俑,他們臉上刻畫著各式各樣的笑容。六月二十七日史博館將推出「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展,特別從西安「漢陽陵博物館」借出二百六十一件漢陽陵彩俑。今十九日起民眾可先在全家便利商店預購全票,享有買一送一優惠。
「陽陵」是西漢景帝和皇后王氏的長眠之地,後世稱「漢陽陵」。漢景帝與秦始皇年代相距僅七十年,所以,漢陽陵所發現的武士陶俑,事實上等於是漢景帝的兵馬俑,只不過秦、漢兩代社會氛圍截然不同,「文景之治」的社會安定富庶,漢景帝的兵馬俑完全不像秦始皇兵馬俑森嚴井然,而是帶著祥和的微笑。
「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策展人何傳坤表示,漢陽陵陶俑展現出多樣色彩與動人微笑。這次展品以動物俑為主,包括牛、豬、狗等,並呈現漢朝文化及宮廷生活。而珍貴的一級文物有七件,其中「拱手跽坐俑」原是漢陽陵博物館不外借的鎮館之寶,還有首度發現的宦官俑。
從展品可看出漢代講求厚葬「事死如生」的觀念,帝王規格又更不同。漢景帝的地下王國氣勢宏偉,滿坑滿谷的動物陶俑和穀倉象徵肉類和糧食多到吃不完,武士陶俑象徵庶守王宮的軍隊;出土各式官印,象徵帝王陵墓四周都是中央官署,包括服侍後宮佳麗的閹人,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宦官形象。
在修建西安咸陽機場過程中發現的漢陽陵,是考古界的明日之星,出土大量陶俑,不同於威武雄壯的兵馬俑,體型小巧,約是真人尺寸的三分之一高,臉上帶著神秘微笑。「漢陽陵」是中國唯一考古發現大量裸體陶俑,這些陶俑都是「著衣式」陶俑,製作好後經彩繪,再穿上鮮麗的絲綢服裝或英挺的皮革鎧甲,只不過木製胳臂和身上衣服,在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中早就化朽成泥,再度出土就成了裸體俑。
從漢代考古發現「著衣式」陶俑,比在陶俑身上刻衣服的「塑衣式」陶俑數量少,且因為製作工序繁複,考古學家推斷,後來變成裸體的這些「著衣式」陶俑,等級比塑衣式陶俑高,而且是專為帝王陵墓而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