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表示,兩岸關係特殊,陸資並非外資也不是內資,開放不宜一次到位,初期宜謹慎保守,等到大家疑慮降低後再進一步開放。
劉兆玄表示,台灣開放外資已有數十年歷史,在逐步開放過程中不斷檢討,這是很穩健的作法,在處理陸資的問題時,要了解兩岸是一種特殊關係,中國對台灣而言既非外資也不是內資,對陸資管理若與外資一樣採一次到位,相信質疑的人會很多,對政府不滿的人也會很多,這樣會讓開放陸資的問題更為複雜。
他指出,開放陸資,初期採謹慎保守是對的,主政的經濟部也認為應先看一看成效再往前走,因此政府會先用逐步檢討的方式處理開放陸資問題,等到大家的疑慮降低後再進一步開放。
政府釋出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利多,五月底將公布陸資來台投資管理辦法,並以六月正式上路為目標。不過,陸資來台投資等不及,已有不少大廠率先透露預先來台採購訊息,包括電信、面板產業採購,規模最高可達近千億元。
市場預期,陸資開放來台,將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並有利雙方產業整合。
看好兩岸政策鬆綁以及和平紅利商機,中國七大電視龍頭包括康佳、創惟、海信、TCL等將在六月一日來台採購液晶電視面板,而大陸電信三雄及「大中華」也擬在六月來台採購,預估採購規模將上看四百億元。
兩岸通訊產業交流與合作會議將在六月三日在台舉行,此次主要是透過經濟部牽線,台灣相關廠商將與對岸採購團舉行「採購商談會」,可望帶動國內包括手機、NB、網路設備廠等均有機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