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匆匆忙忙的飲食節奏,有多少關於味蕾的感動,已被人們遺忘?輕咬一口脆而鮮嫩的蔬菜,圓潤飽滿的米粒賞心悅目…所有的原汁原味,都來自一個共同的夢想。
食物從那裡來?當豐盛的美味置於桌前,一般人優先想到食物來自於料理達人的高明廚藝,其實該多多感念的是種植食材的土地與農夫,五月的一場永康街農人市集活動,就把農夫請到第一線,和廚師一起用台灣在地食材來製作異國多元料理,從「春蔬自然廚房」端出了素食世界難得一見的食尚。
永康街綠蔭下的石板路,為遊人的優閒做著記錄,主導的「南村落」總監韓良露說,春夏之際,萬物滋長,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混著青草和泥土的氣味,這樣純樸的記憶雖還留在人們腦海,但在繁忙的生活中,竟成了難得的奢侈。
「在台灣,大多數農民仍依賴農藥的同時,有一群人正默默地耕耘,想用自己的雙手向人們證實他們的努力!」她說,每一項產品的背後,都有他們的堅持—沒有化學物質的汙染,只有最天然的原料;帶給人們健康的同時,也還地球一個乾淨的原始面目。
白天和農人打成一片,晚上掌廚的「回留素食」老闆娘胡筱貞則認為,春日市集販售與自然和諧相處後生產的產品,包含新鮮蔬果食材、以自然食材製作的醃製品、豆腐、麵包、果醬、冰棒等,「用自然食材進行廚藝示範,和農人一同分享與生態共存的生活美學,這是樂活與慢活超享受!」
胡筱貞認為,現代人習慣了匆匆忙忙的飲食節奏,有多少關於味蕾的感動,已被人們遺忘?輕咬一口脆而鮮嫩的蔬菜,品嚐滑嫩的手工豆腐,圓潤飽滿的米粒賞心悅目,吃得到果粒與天然甜味的沁涼冰品;所有的原汁原味,都來自一個共同的夢想———追求健康的身心靈以及生態永續。
「我們所追求的健康應該要不止於身體上的健康,也包含整個大自然的健康」這是胡筱貞的堅持,保有食材最自然的風貌,完全採用春天和在地的有機蔬果作為食材,以少油不過量的調味料,引出新鮮食材的特色與異國混搭風味,帶領出不破壞生態、不殘害自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