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毘羅衛國的悉達多王子,成道後的佛陀,在鹿野苑作第一次的說法,三轉四聖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出家,佛法僧三寶教團從此成立。
婆羅門事火教徒優樓頻羅迦葉三兄弟,有感於佛陀的慈悲威力攝受,領著一千門徒,改宗皈信佛陀;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奉獻竹林精舍,須達長者黃金鋪地建築祇園,舍利弗和目犍連的皈依,迦毘羅衛國的諸王子出家,使佛陀之教,震動全印度,數十萬、百萬的眾生,從此找到真正皈依處。
佛陀的弟子中,有外道的領袖,如舍利弗、目犍連、迦旃延、大迦葉等;有王子出家的阿那律、阿難陀等;有大富長者如富樓那、須菩提等;有佛子羅←羅;有剃頭匠優波離;有國王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有擔糞的尼提;有王妃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有淫女蓮花色、菴摩羅等。佛陀的教法,如無邊的大海,容納眾流;如日月之光,普照大地,慈悲、熱忱,真是自性清淨圓滿的佛陀。
從南方的摩竭陀國走到北方的舍衛城,從波羅奈又走到毘舍離,跑遍了恆河,走盡了山嶺,上到忉利天宮說法,下到黑黝黝的地獄度苦,四十九年的應化歲月,佛陀從未停止其救度工作。
佛陀在八十歲的那年二月十五日,於拘尸那迦羅城的娑羅雙樹下,說了最後的教示:「我所要度的眾生皆已度盡,還未度的眾生,皆已作了得度因緣。你們隨順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佛陀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用法性之光,永遠庇照著我們。
在他涅槃後的九十天(五月十五日),五百大阿羅漢弟子,公推大迦葉為上首,離竹林精舍西南一里多的耆闍窟山的大石室中,由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經過大眾印可,這就是佛典的第一次結集。
佛陀的真理言教流傳至今,依法修行而得度的人數之多,難以統計。佛陀實在是我們人格最高的模範,是三界眾生的救主,偉哉佛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