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和退隱
胡因夢的父親是滿洲正紅旗的貴族,她是母親於四十四歲時所生的獨生女,二十出頭時主演首部電影「雲深不知處」後,開啟她近十五年的明星生涯。許多人認為,胡因夢三十三歲時選擇退隱,投身靈修領域,就好像是在人生旅途中突然急轉彎,殊不知她年少時即對玄學、哲學大感興趣,大學開始涉獵存在主義、佛學、道學、占星學,踏入演藝圈才是她意料之外的因緣。
「早期我學國畫,是在畫廊看展時,被導演徐進良相中,拍了首部電影,還當上女主角,不過電影完成後,我就飛到紐約訂婚去了,我一到紐約,就發現我與未婚夫在精神層面有很大的落差,婚事也沒成。但那一年裡我看盡紐約的浮華世界,到處遊覽畫廊、博物館,欣賞前衛導演的電影,以及百老匯、服裝秀等,宛如參加一場文化盛宴。」
父母當時已離異,為了奉養母親,胡因夢從紐約再度返台,回到五光十色的演藝圈中,成為中影的簽約演員。著重精神層次的她,身處於以外貌衡量、評斷一切的演藝圈,極度反差的生活,讓她更洞識人性。她說:「在演藝圈中,總是被人品頭論足,美麗象徵是非常物化的,大眾對於偶像,只要他們設定的美感,根本不在乎其內心活動,稍有真實的告白、陳述,立刻會被媒體扭曲、利用,幾乎是和自己解離,相當痛苦。」
愈到後期,胡因夢對於掌聲、虛榮、被肯定、被注意的渴求逐漸幻滅,這對她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歷程。「大約二十七歲時,我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不在繪畫、唱歌、演戲上,而是在心靈的內在探索,因此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三十三歲經濟基礎穩定後,便毅然決然終止一切演藝活動。」
二十年翻譯靈修書籍
胡因夢和佛光山星雲大師結緣也在此時,當時大師希望她能主持雲水醫院義診隊,雖然最後她沒有留在山上,但胡因夢表示,那時她曾詢問大師自己未來的方向,大師建議她可朝「現代化形上學」去發展。而一直希望尋找一個現代化佛、道詮釋體系的她,這二十年來翻譯的著作,也都屬於西方靈修與心理學整合的書籍,她笑說:「回過頭看,竟和大師建議的路線相吻合。」
三十三歲後,胡因夢有近十年的時間,彷彿進到一個藏經閣,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個人孤獨地閱讀,默默進行內在世界的探索,而當中對她影響最大的就是西方著名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她指出,穆提談的就是佛教四念住的覺察方法,但他並非是用方法論告訴大眾如何覺察,而是採中道實相觀,從反面切入,告訴大眾什麼不是實相,再一層層的破,破到不能再破時,空性自然流露,因此她讀完穆提的著作後大感震撼,知道這即是她今生要尋找的詮釋方式,並有很深刻的念力想和大眾分享,因此踏上譯介之路。
她表示,東方的佛、道經典蘊藏許多奧義,卻常讓一般人不易甚解,能像星雲大師把佛經深入淺出解講的人不多。而她譯介的書籍,都是一些西方徹悟的靈性導師,如克里希那穆提、肯恩.威爾伯、佩瑪.丘卓與阿瑪斯等人的作品。他們將東方的哲思、禪修融會貫通後,發展出一套詮釋體系,能把佛教的究竟真理、四念住的覺察實修方式,用科學化的方法解說,或是與西方心理學相結合,讓一般民眾能夠容易理解。
除了翻譯書籍,胡因夢還開設自我覺察與成長課程,並主持相關讀書會。雖然打基石之路走得艱辛,但能透過書籍與課程,將內在知識(inner knowledge)廣泛傳播,並幫助人們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這當中所獲得的快樂,是她堅持不輟的主因。
深沉女兒與引導媽媽
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句話用在胡因夢與胡潔生母女倆身上是最貼切不過。十一歲的小潔生從小就愛觀察老師,還會有精闢的動機分析,簡直就是胡因夢的翻版。而胡因夢對十一歲女兒的評語也是:「她很深沉」。她說:「因為她有四個星座在天蠍,且跟我有著相同的癖好,天生喜歡觀察人。」
胡因夢不想讓女兒成為過度注重功課的孩子,因此給予她很大的空間去和別的小朋友遊樂、運動。但她也不希望小潔生一生就這樣荒廢,所以小時候就常問她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一開始,小潔生想當中醫生,但不知是遺傳,還是潛移默化,現在小潔生漸漸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因而改變志向,想成為一名心理醫師。
胡因夢知道後,就開始引導她欣賞相關影片,跟她談論人的情緒問題,完全把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來溝通。胡因夢表示,自己從未以母親的角色自居,設限孩子,她反而認為,看著孩子自由成長與發展,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雖然媽媽是名人,小潔生卻不常看媽媽演的電影,還覺得出名很麻煩。胡因夢也從小灌輸她靠外表謀生的女性是很慘的,若沒有一個專業訓練是很虛浮的。所以,小潔生現在就已經知道,未來自己一定要培養一個真正扎實的專業訓練。
胡家母女連看電影「駭客任務」(Matrix)時,也有別於一般家庭。別人家都在驚嘆電影的特效、打鬥場面,與帥氣美麗的男女主角,但胡因夢卻跟女兒解釋:「整個影片是在講『道』,劇中的母鑑是本體。」但更令人驚訝的是,年僅十一歲的小潔生,不僅絲毫不排斥,還聽得津津有味。
與吉米相戀
在胡因夢的情史中,與李敖三個多月的短暫婚姻,最為轟動。才子佳人的結合,像流星般快速畫過天際,外人看來炫目燦爛,但兩人的鋒芒卻也灼傷了彼此。現今的胡因夢,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與小自己六歲的男友吉米過著平淡而豐盈的生活,這般細水長流的感情與深刻的心靈交流,反倒讓他們更懂得珍惜對方。兩人都對靈修有興趣,平時她翻譯西方著作,他幫忙打字、研究占星,一切言語彷彿都顯得多餘,如同胡因夢所說:「吉米不僅是我的男友,還是我最佳的心靈伴侶、工作伙伴。」
胡因夢與吉米的戀情發芽於「讀書會」。與眾不同的是,吉米在認識胡因夢前,幾乎沒看過她的電影。他笑說:「我對她電影中的印象不深,依稀記得一次,不知是在軍中還是學校,我們被迫要拿著板凳去看電影『梅花』,當時對她的印象,就是一個身穿青色素衣的模糊身影。」
吉米雖曾耳聞過「胡因夢」的鼎鼎大名,但他卻是透過她的譯書,開始認識她、喜歡她。「我非常喜愛她譯介的穆提作品,就將她的譯書介紹給朋友閱讀,後來這位朋友跑去參加她主持的讀書會,邀我一同加入,才有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也牽起這段緣分。」
胡因夢表示,其實兩性關係是靈修最好的道場,因為人類最深沉的占有、嫉妒、恐懼,都能在兩性關係的互動中被揭露,這個過程中就能發現自己。「例如,每次我進入兩性關係中,都有怕被忽略的問題,自我覺察後,才知道這種積極想跟對方連結的渴望,是源自小時候被父母忽略的經驗。」
在吉米心中,胡因夢是相當忠於自我,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他說:「跟她交往,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她帶給我的內在衝擊,非原生家庭、書籍或朋友所能接觸到的。」
譬如,吉米原本認為他不是個在乎面子的男人,兩人間的相處,他也幾乎承擔所有家務,但有時候,胡因夢還是能一針見血地直指他的某些行止,背後的本質還是因為放不下男人的面子。
胡因夢笑說:「有時他核心的防衛機制會顯露出來,我只能當下點醒他。」吉米緊接著說:「被她這一點,感覺就像打掉了心中堡壘所殘存的最後一塊磚!」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吉米認為有胡因夢這樣的伴侶,最大的收獲是讓他更認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