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只是有空參加義診隊,總覺得老人家就是如此,一見到義診的醫護人員,就開始如數家珍的述說著家裏大大小小的故事,實在也是聽煩了,不像在醫院門診既快速又不必聽一堆話。不過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同行的法師、師姊、義工們總是很耐煩的聽並與之交換心得。一次,在義診完回寺院的路上,也不知怎麼就聊起來了,就鼓勵我順便連下去當另一項活動的義工。
就這樣認識了也還在大學求學的阿貴,與我分享他的義工心得。他提到他雖非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卻也一樣從未為柴米油鹽而煩憂的新人類,吃到不合口味的菜餚就棄之,衣著配件永遠走流行而忽視實用性,對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更是聞所未聞,一切就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同年齡層的大夥都是如此的生活著,真是「吃米,不知米價。」的一群,也讓我覺得我們是同一族群的。但是,來這邊開始學習服務他人後,只要看到別人感激的眼神,再加上惜福結緣的道理,他發覺自己的快樂指數逐漸昇高,自己生活態度與信念的改變,讓親子關係也獲得改善,也讓自己覺得自己愈來愈有用。
也多虧他正面的引導,當我覺得自己「好心被雷打到」時,他也總會適時的與我溝通,也讓我漸漸體會到人是有超越過去的心量、認知的可能性,讓我開始覺得人生變的更有趣了,也體會到正確的宗教信仰是可貴的,不是去自找苦吃;而是去發覺事件新的視野、新的態度與新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