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巡禮之一 El Salvador薩爾瓦多 住在火山公園中

蘇林/文‧中美洲經貿辦事處提供/圖 |2009.04.25
1002觀看次
字級

馬英九總統已決定今年六月一日將出訪薩爾瓦多,出席薩國總統當選人富納斯的總統就職典禮,讓國人對這個中美洲的度假勝地國,多了幾分好奇。
其實,不光是薩爾瓦多,我國六個中美州邦交國中,每個國家都有可觀之處,本周先介紹薩國和其中唯一以英語為國語(其他皆以西班牙語為國語)的貝里斯。


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中部,南部濱臨太平洋,東部及東北部與宏都拉斯相鄰,西部及西北部與瓜地馬拉接壤,是中美洲諸國中,最小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薩爾瓦多四季如春,全年都適合前往旅行,因為即便每年五月至十一月的雨季,每天大約只會下一兩小時的大雨,之後馬上出大太陽(偶有寒流,但維持不久)。北部山區因地勢高,氣候較寒冷;太平洋沿岸則剛好相反,非常炎熱。

出了首都 處處是鄉村

和中美洲其他國家相比,薩爾瓦多給觀光客的感覺是「富庶多了」。走出首都聖薩爾瓦多市的機場,寬敞平整的道路,美式速食連鎖店,及市郊的大型購物中心,和世界其他先進都市相較,不遑多讓。

薩爾瓦多面積僅兩萬多平方公里,首都聖薩爾瓦多人口和台北市差不多,但第二大城聖塔安那及第三大城聖文森市,人口卻只有聖薩爾瓦多市的十分之一,呈現出「出了首都,四處都是鄉村」的特殊景象。

聖薩爾瓦多市建城時間可追溯到一五二五年,是由西班牙人打造的城鎮,但富麗堂皇的西班牙式老建築,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震災侵襲,所以雖然是中美洲知名的古城,卻沒有留下什麼偉大的歷史遺跡老建物。

休養生息 國家漸富庶

回顧薩爾瓦多的近代史,曾受到西班牙殖民統治達三百年,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和中美洲其他國家聯手合作,爭取獨立建國的機會,但之後政局並不穩定,跟鄰國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都曾爆發過戰爭,甚至三十年前,曾發生長達十二年的內戰,造成民生凋蔽,許多家庭破碎傷亡。

經過近十八年的休養生息,薩爾瓦多如今恢復不少元氣,總人口數也增為近六百萬人,但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僑民在美國工作,再將錢寄回家鄉,藉以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國家的經濟,因此國力逐漸提升,也逐漸成為中美洲的度假盛地。

從台北飛往薩爾瓦多,一般多在美國洛杉磯轉機,大約飛五小時。由於該國為台灣邦交國,給予我國民眾最多九十天免簽證,但搭飛機過海關時,必須繳付十美元觀光卡費用,若由陸路抵達則不必。此外,由於美國將在洛杉磯轉機視為入境,因此前往薩國觀光,必須先辦好美簽。

美金流通 旅行品質佳

在薩爾瓦多旅遊,是件舒服的事, 該國的官方語言雖為西班牙文,但會說英文的民眾不在少數,且當地可流通美金,店家找給觀光客的,也全部都是美金,所以事先毋需兌換當地貨幣。加上薩爾瓦多整個國家經濟實力不差,當地人幾乎每餐都吃得不錯,也沒有小朋友纏著觀光客要錢買東西,整體進餐品質在水準之上。

一般說來,薩爾瓦多的物價比台灣 便宜,觀光客平均一餐大約需花費十美元,但若是吃當地傳統食物Pupusa,則非常便宜,不到兩塊錢美金就打發了。

此外,當地電影院的裝潢設備跟台灣差不多,費用約一百元台幣一場;另外剪頭髮的費用也比台灣便宜許多,若在傳統市場理髮剪頭,不到兩元美金就能打理得清清爽爽。

比較煞風景的是,首都聖薩爾多街頭仍有荷槍的警衛,增加不少肅殺之氣氛,所以建議入夜後最好勿單獨前往市中心區。

火山之國 大嘴巴壯觀

觀光景點方面,薩爾瓦多面積只比台灣的一半多一些,卻有二十五座火山,可說是住在國內任何一地,距離火山都不遙遠。沉睡已一百年的聖薩爾瓦多火山,有個西班牙文綽號「Boquer'on」,意指「大嘴巴」,火山口被綠色植物佔滿,站在步道向內看,感覺真的很像個寬兩公里,深五百公尺,名符其實的「大嘴巴」。

第一大城首都聖薩爾瓦多市,範圍已擴張到火山上,而這座位於城市西部的火山,也名聖薩爾瓦多,距離市中心僅一小時車程,所以時時威脅著聖薩爾瓦多市,同時也是聖薩爾瓦多市的地標。

中美洲的火山,座座面貌不同,有些樣貌猙獰,有些則綠意盎然,聖薩爾瓦多火山,感覺起來不太像火山,倒像個修飾精緻的「火山公園」。據了解,聖薩爾瓦多火山前次爆發的時間為一九一七年,當時,「大嘴巴」的底部是個火山湖,爆發之後原本的湖才被土堆取代。

因禍得福 火山產業豐

聖薩爾瓦多火山高聳的山勢,帶來涼爽宜人的氣候,吸引不少民眾在此定居,也帶來肥沃的火山灰,造就了薩國咖啡產業及其他農業的發展。

但另一方面,火山背後潛藏的危機始終未曾解除,居民明知它的可怕,卻又割捨不下它的好處,真像是「致命的吸引力」一般,讓薩國人民在現實與矛盾中掙扎,只好天天跟火山當鄰居。

聖薩爾瓦多火山標高為一八九三公尺,一路上山,兩旁綠意盎然,但人煙稀少,車行二、三十分鐘,才會出現一、二處村落,農家小朋友在路邊推銷蔬果,剛摘下來的農產品洗得很乾淨,顏色看起來清新又漂亮,讓人頗有購買的衝動。

聖塔安那 歷史古蹟多

第二大城聖塔安那市,位於西華德華崗山谷,被古老民族認為是巫師、占卜師和祭師之城。此城風光極美,劇院、大教堂、市政廳是最珍貴的歷史建築遺跡。其中劇院本身是一件藝術珍寶,建築於十八世紀末期,其結構帶有新古典風,正面建築以三個美麗的大理石雕像呈現。

聖塔安那大教堂則是薩國境內最大的新歌德式建築物,堂內有義大利大理石雕成的祭台,其精心雕琢的建築外觀,恰巧與內部的簡潔線條形成極大對比。

火山灰下 美洲龐貝城

薩爾瓦多境內,其實也有一座類似義大利龐貝城的馬雅聚落「荷雅迪賽倫」,只是它被發現得較晚(一九七六年才被挖掘出土),名氣遠不如前者,不論如何,火山爆發的意外,如時空膠囊般保存了一四○○年前馬雅人的生活現場,這是目前世人唯一僅見的馬雅村莊,因此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截至目前,考古學者在此發現十八棟主要建築物,並挖掘出其中的十棟,發現了一般民房、診所、玉米田、蔬菜園、養雞場,甚至還有村莊專屬的SPA,只是當時馬雅人洗SPA的目的,不是為了消除疲勞,而是為了淨化身體和心靈,準備敬神祈福。 荷雅迪賽倫的挖掘工作至今尚未停歇,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個遺址被發現以來,至今並未發現任何罹難者遺體,究竟火山爆發時居民如何安全撤離?逃出這個村莊的人們,最後移居到哪裡去了?種種謎團至今尚找不到答案。

馬雅文化 神秘待挖掘

從首都聖薩爾瓦多市往西北出發,大約三十分鐘車程可達荷雅迪賽倫,再往前行大約三、四十分鐘,則有另一個馬雅文化遺跡Tazumal。據學者推測認為,Tazumal大約存在於公元一世紀至十二世紀,之後隨著馬雅文明如謎般消失而被廢棄。

與荷雅迪賽倫相較,一八九二年便被認定為馬雅文明遺址的Tazumal,顯然更早便已發展觀光,要進入遺址前,就可見到林立的紀念品店,店內販賣的多為馬雅文物相關複製品。

Tazumal主建築為一座二十四公尺高的金字塔,在上個世紀的大地震後重新補強,外表已不夠古樸自然。此外,Tazumal早在半世紀前就開始挖掘工作,遺址旁有個小型博物館,收藏著相關文物以及遺址的挖掘紀錄,比較可惜的是,說明牌全是西班牙文,光會英文可能還是看不懂。

童話村稱奇 饒富童趣

在薩爾瓦多國際機場的各式禮品店中,最常吸引觀光客目光的,是一種充滿童趣畫作的手工藝品,其實,這不是小朋友的作品,而是一位名為Fernando Llort的畫家所創造的圖形!

由於這些充滿稚氣的作品圖樣,元素完全取材自周遭的事物,像是小鳥、蜥蝪、屋舍、山羊、牛及宗教人物等,經過巧手化作樸拙簡單的線條圖案,創造出類似大師米羅「天真無邪」的塗鴉風格。

原來,在戰亂頻仍的薩國內戰時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畫家,為躲避戰亂來到La Palma地區,潛心為藝術奉獻心力,因而創造出全村處處可見藝術創作,連路邊的電線桿都有各式塗鴉作品的奇觀,讓人有置身異想世界裡「童話村」的錯覺!

如今,La Palma 當地居民,大多投入藝術創作,而這些極具風格的手工藝品,更成為La Palma村莊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