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血友病患關節肌肉疼痛時,X光檢查提供的訊息有限,磁振造影精密但昂貴,三軍總醫院使用骨骼肌肉超音波,兼顧機動性及正確診斷率。
一名十九歲A型重度血友病患,因為左肘關節腫脹疼痛到三總檢查,但X光片無法確定關節腔是否出血,當時也排不到磁振造影檢查,院方後來使用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是關節腔內大量出血,於是密集給予凝血因子。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宇欽表示,血友病的關節出血有可能是自發性的,並不需要碰撞或扭傷,不易正確診斷,長期反覆的關節出血,嚴重時會造成關節損害,稱為血友病關節病變。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醫師李宗穎表示,以X光評估血友病關節病變通常要到軟骨厚度明顯減少,磁振造影比較昂貴;相較之下,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沒有X光放射線的危害,費用比磁振造影檢查便宜,有的機型只有筆記型電腦的大小,能在門診時立即做檢查,也可做為偏遠醫療之用,機動性高。
陳宇欽指出,骨骼肌肉超音波可以早期發現關節病變,未來運用於血友病患的膝、踝、肘關節骨骼肌肉檢查,更能掌握病人關節病變病程,給予更完善的後續醫療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