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劇實驗創新 顛覆既定印象

記者郭士榛 |2009.04.23
49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一九八○年蘭陵劇坊於第一屆實驗劇場首演戲《貓的天堂》,將於二十三、二十四日新舞臺登場,正式揭開蘭陵三十系列活動序幕。

二○○九年,導演卓明將「紀錄劇場」加入《貓的天堂》中,邀劇場先鋒王墨林與導演現場討論,兩人也將以參與者的身分首次剖析蘭陵與小劇場運動的承轉關係,並以過來人的懺情省思闡述出這段歷史的功與過。畫面上穿插早年鳳飛飛電視演出與豬哥亮餐廳秀的精采片段。

卓明表示,三十年前《貓的天堂》,所有舞者化身成貓兒,表達時而慵懶安靜,時而劍拔弩張貓的社群生態,打破當時以語言為主的劇場表演方式,全場沒有任何台詞,僅僅以「貓語」貫穿全場,堪稱當時實驗與創新的代表作品。

卓明表示,三十年後改變原本僅有舞蹈肢體演出,增加對白與生活化的劇情。

劇中並以爵士、非洲舞等多種舞蹈語彙,舞者不再只是模仿貓的肢體與行為,而轉化為多樣的舞蹈,優美的爵士展現貓兒彼此相愛,氣勢磅礡的非洲舞蹈,表現出貓兒逞凶鬥狠的一面,一場陰暗優柔的戲演動作,奇特的舞蹈與肢體表現出捕貓人的狡詐陰狠與狂亂。

卓明也擴大了戲劇張力,突顯對現代社會的反叛思想。例如將「捕貓人」從原本一人增加為四人,藉以象徵控管機制對社會與創作生命的壓抑與蠻橫;結局更首次嘗試導演與現場觀眾互動,討論自由的真諦,並由觀眾的互動中,決定最後故事的結局,在不斷的對談中所獲得答案,也讓觀眾體驗三十年前蘭陵劇坊集體創作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