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很殘酷,當麻木取代新鮮,疲憊掩蓋相悅,靈魂彷彿已走失,只剩一具軀殼。我並不甘願,因此想點辦法找回自己。
上個周末,搭捷運到淡水,一路上無聲的用幻想來告訴自己,到了站,過了橋,梔子花的花香散在庭院中,陽光將逐漸包裹全身,沐浴出春日的馨香。
真實的世界,有沒有花香、小橋與陽光在等待?沒有,一切都出於刻意幻想的製造,迷離不真,卻足以濃縮成掛在嘴角的一抹微笑,抑鬱的心情,在這一刻也豁然開朗,陽光其實長植心中,要看我們有沒有利用幻想把它引上心頭。
快樂或悲傷,通常跟眼前發生的事情好壞無關,深究其因,還是源於性格。有的人調適能力高,冷冬也變暖春,有的人自己找壓力,總錯過無數良辰美景。
朋友跟我說起一個故事,她去年把漂亮的房子借給同事住,同事完全沒享受到高等裝潢,反而花了三天去修理後院傾頹的竹籬,而我,正是這款只注意缺點而無法享受美好生命的人,明知要改,卻也一再蹉跎。
最近,我決定改變,用朋友的經驗來開示我乾涸而陰鬱的心靈。和我心目中的職場女神林可相約,別來無恙的她看出我的傾慕與崇拜,搖搖頭說起自己三十年來所承受的心靈困頓:「不論我推出的作品有多成功,我都不快樂,甚至每天早上都不想醒過來。」她也無法寄望親人朋友分享她撕裂靈魂的痛苦,因為所有的聽眾都將直接認定她是無病呻吟,「這麼成功的人,怎麼可能會不快樂?」
對照林可的真情告白,我豈不也內外不如一?外表堅強,內心脆弱,這麼些年來,苦苦找尋身心的安頓而不可得。
如果真實世界讓我們期待落空,為何不用偶爾的幻覺來拯救。名與利換不來任何快樂,平日裡總無來由的驚與慌。真有什麼大困難、大波折嗎?沒有,就算具體有,也都是可以解決的,最難以排遣的反倒是心神不寧,有如少年叛逆時期的煩惱再現,總叫我們鬱鬱寡歡。
這一次相談,讓我和林可同時想通許多事!相約下個禮拜去天母聽音樂會,揮手之時,嘴角揚起微笑,彷彿被陽光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