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探母、昭君出塞因政治禁演 5/29起連3晚 由名角李寶春等人接連飆演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當聆聽京劇《四郎探母》、《昭君出塞》時,是否曾想過,早年因政治因素都是遭禁演的戲碼!五月底新舞臺連三晚,名角李寶春將在「新舞臺」獻演絕版《京彩好戲》。由京戲名角楊燕毅、陳晨、黃宇琳、翟墨、趙揚強、常貴祥、陳清河、李彥龍,聯合主演。

全本《四郎探母》五月二十九日演出,李寶春搭配北京年輕京劇高手陳晨,及台灣的黃宇琳。這是一齣戲保人、角保戲的的生旦重頭戲。李寶春的唱腔走其父李少春的路線,與一般不同。
五月三十日上演《遇太后》、《昭君出塞》、《搜孤救孤》。《搜孤救孤》是「八義圖」的「戲膽」,可謂余派首本名戲,余派兩大弟子李寶春的父親李少春與孟小冬,唱作合一,以身做戲是余派的真諦。李寶春得余派藝術精髓飾《搜孤救孤》裡的程嬰。當晚同時安排大花臉與老旦的經典名段《遇太后》;在舞台上俏如彩蝶舞翩翩的《昭君出塞》,黃宇琳從尚派名家孫明珠學習的拿手好戲。
《瑜亮鬥智》(甘露寺、討荊州、臥龍弔孝),李寶春前飾《甘露寺》裡機靈的老喬玄,有著名〈勸千歲〉唱段;中飾《討荊州》裡怒喊「既生瑜,何生亮」、含恨歸天的周郎;後飾《臥龍弔孝》裡智勇雙全,隻身到吳營祭弔周瑜的諸葛亮。此場五月三十一日下午演出。(記者邱麗玥攝)
當年《四郎探母》面臨禁演,因當時政府強調「漢賊不兩立」,戲裡的楊四郎被番仔擄走,改名換姓跟番邦公主結婚,不夠死忠。《昭君出塞》受爭議,因為王昭君得知必須去西域和番時,忍不住抱怨朝中無能人,她的唱詞「文官濟濟都無用,就是那武將森森也枉然」,被當局認為刺耳,不許上演。
《四郎探母》後來未被禁演,是戲團悄悄幫楊四郎加了一段他在見到母親時,獻上了北番地圖,使在西涼十八年頓時變成是忍辱負重。至於《昭君出塞》則是經過當年愛戲的空軍總司令王叔銘將軍大筆一揮,將唱詞變成類似「文官濟濟,武將森森,俱都是棟樑之材。俺紅粉…甘願去和番。」因此,兩齣戲又得以上演了。